[N校园]校园资讯混乱、学生拟创原住民社团、啦啦队练习安全




校网资讯杂乱 欠缺整合机制 公告不全 查询困难 12/15研拟改善方针
100学年度学生拟创原住民社团 母语教学 族群互动 找回身分认同
啦啦队软垫破损 场地不足 成安全隐忧 学生盼加强防护 提高器材品质 延后熄灯时间
社论:实习的美梦
“名家语录”专栏:积极的偷懒、积极的研究
“反思诸己”专栏:新闻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鲜人?


校网资讯杂乱 欠缺整合机制 公告不全 查询困难 12/15研拟改善方针

世新大学公共事务处是对外沟通的管道,但其网站已逾一年未更新,校方表示因新连结架设中而停用。学生质疑,为何不在别处发布消息,网站长期停摆不仅让人无法了解学校近况,更凸显效率不彰的问题。制图/许诗恺、文/李固英

【记者/许诗恺、赖飞任报导】
世新大学以多元教育为经营指标,时常举办学术研讨会及各种课外活动。但近日有学生反映,学校网页缺乏公告整合平台,如果要搜寻活动资讯,必须先了解该活动由什么单位负责,才能到该处室网站进一步搜寻相关内容,造成学生接收讯息的不便。

目前,学校首页的“校园公告”专区由电子计算机中心负责维护,并提供各处室公告上传权限,但其专区内容分类模糊,导致阅读困难。负责统筹网站事务的世新大学主任秘书李功勤表示,祕书室仅监督校网布告及更新情形,管理方式由各单位自行掌控。

口语传播学系办公室助理黎凡瑄说明,系办会根据活动规模、目标阅听众人数多寡等因素,决定消息是否刊登于校网首页。但新闻系一年级曾姓同学指出,曾想参加电算中心主办的摄影课程,至首页却搜寻不到相关资讯,最后只好委托朋友将报名表传给他,由于名额有限,差点错失良机。

经常承办传播技能展等较大型活动的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则补充,像日前《与大师对谈─黎智英谈传媒与人生》座谈会,碍于教室硬件设施有限,为了维护演说品质,便未刻意加强宣传。对此,平常很少到传播大楼上课,直到事后才得知座谈会消息的社会心理学系二年级马于蓁表示,活动可以采报名制限制参加人数,但每位学生都有得知讯息的权利。

广电学系电视组二年级林虹君也认为,校方不一定将公告分享于校网首页,导致学生无法清楚了解所有的活动讯息。她提到,常有主办单位担心人数不足,强制本系学生参加讲座的情况发生。与其如此,不如从现有网页进行改善,设立各类活动情报的布告专区,加强资讯流通,让真正有兴趣的同学们得到学习机会。

“但学生也要思考自己接受讯息的管道到底正不正确?”广电学系办公室助理陈瑞玲解释,校方活动多会利用电子邮件、短信等进行宣传,但多数学生未确认个人资料是否正确,反而误解学校没有做好通知的责任。她认为,学生在追求“知”的权利前,必须先确认自己是否完成应尽的义务。

相较于世新,每日公告量更为丰富的淡江大学提供较清楚的网页版面,各类讯息分类明确,还能以更新时间进行搜寻,一目了然。甚至学生社团、系学会办活动时,只要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便可将讯息放置于学校首页上进行宣传。

对此,新闻传播学院办公室透露,日前成立的世新大学华人传播教育汇流网(CCE-online)即是未来整合校园资讯的平台之一,校内任何单位、社团皆可申请讯息曝光,弥补现况的不足,成为校方与学生们的交流处。李功勤说明,由于目前世新网页的硬件运作正常,并不会立即更新现有技术,但校长及电算中心已展开初步讨论,将在十二月十五日的校务会议中研拟改善方法。

图说:资料来源/世新大学校网页、淡江大学资讯处 制表/许诗恺

100学年度学生拟创原住民社团 母语教学 族群互动 找回身分认同

世新大学原住民社团筹办人苏尤莉表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原住民彼此交流并找到归属感。图为台湾师范大学原住民研究社举办母语歌唱大赛,体验母语之美。照片提供/曾彧涵

【记者/杨婷瑜报导】
世新大学共计一四九位原住民学生(以下简称原民生),却未有社团、资源中心等交流场所。有鉴于此,部分原民生将于一百学年度下学期申请成立原住民社团。筹办人广电学系电视组一年级苏尤莉表示,期盼透过此平台,让原民生彼此互动并学习自身文化,并在陌生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新闻学系三年级康源晋说,从部落到都市念书后,难免被主流文化影响而遗忘传统,可能不再说母语,或是很少回家乡参与丰年祭。且社会对原住民仍存有学习能力不佳,没有责任心等刻板印象,导致原民生容易对自己的身分失去认同感。广电学系电视组一年级曾丽君则说:“离乡背井到台北读书的原住民小孩,如果可以拥有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团体,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她指出,社团就是一个平台,能让来自部落的游子,找到家乡的温暖。

对此,生活辅导组助理陈恺仪表示会予以协助。她说明,学校已设置许多窗口,例如提供原住民奖学金及工读机会,但因作业系统目前仅一人负责,有些应接不暇。因此下学期将成立的原住民社团,会请社员协助相关事务,帮助更多原民生。

苏尤莉提到,社团章程目前仍在研拟阶段,但已初步规划相关社课,包括传统技能教学,教唱母语、歌谣等。举办“原民周”,并发表教学成果会与不定期演出,让社员从中学习,也带领非原民生体会其中的乐趣。

对于世新大学即将创立原住民社团,台湾师范大学原住民研究社社长曾彧涵指出,社团的重要性在于分享想法,让彼此对原民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体认,不再害怕承认原民身分。最重要的是推广与发扬,借着举办原住民相关议题的座谈会,拯救日渐凋零的文化。

中国文化大学原住民文化薪传社原住民社社长尤奕荃表示,起初许多社员可能只是抱着联谊的心态入社,认真想了解文化的人也不多,应要举办许多反思与回乡服务等活动,使社员更加了解原民文化的珍贵内涵。

虽然社团尚未成立,但苏尤莉已如火如荼地规划社团的未来,她表示,希望可以让社员在社团里找寻遗失的东西,可能是一份认同,或是一个家的感觉,更希望可以找到身为原住民的骄傲。

啦啦队软垫破损 场地不足 成安全隐忧
学生盼加强防护 提高器材品质 延后熄灯时间

【记者/李固英报导】
日前中国科技大学发生啦啦队员练习时坠地死亡的意外,造成社会对啦啦运动安全的关注。世新大学虽在九十九学年度明订限制部分竞技动作,但校内场地不足与软垫破损仍为安全隐忧。学校啦啦队负责人李敏玲说明,世新是国内少数会提供软垫的学校,防护措施已算十分齐全。

公广学系系学会会长陈俊元表示,防护软垫能保障上层队员在抛接练习时,免于严重伤害。但目前的软垫太薄,期望能比照校队规格。对此,李敏玲回应,如果练习时都按照学校规定,其实已达到保护的效果,且系队不需操演高难度的职业级抛接动作,并不能和校队相提并论。

新闻系啦啦队总召集人黄泊评认为,除了规格,垫子之间的连结处多有破损亦造成保护漏洞,安全度有待评估。李敏玲说明,连接处有瑕疵并不影响练习安全,若损坏太严重,可至体育室更换垫子,希望同学珍惜使用。针对练习场所的问题,黄泊评指出,虽然学校已平均分配场地,但大部分都无法遮风避雨,每当雨天,基于安全考量,会到景美桥下、中正纪念堂等地进行训练。“想拿第一的队伍都会到校外练习!”陈俊元坦言,校地不足导致各系向外寻求场地,甚至在比赛前彻夜占场,只为获得佳绩。建议学校能与合格场地合作,或提供安全标准以供参考,降低学生在外练习的危险性。

广电学系系学会会长张文硕表示,学校操场固定于晚上九点熄灯,为了能够多加练习赶上比赛进度,学生也只好往校外寻找场地。希望能在比赛前几周加长开放时间,比到校外练习更安全、有效率。对此,李敏玲则解释,校方必须考量学生夜间留校的安全性,以及周遭居民的安宁,无法立即给予承诺,但会将此建议提出讨论,寻求最好的解决方式。

社论:实习的美梦



实习是一个学校与企业的连结,企业界抓住学生族群“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心,推出在学时就能够在企业实习的专案,企业提供环境让学生累积经验和人脉,学生对实习趋之若鹜愈来愈明显,学校更将实习作为必修学分,教育部更在1974年发布行政命令《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将实习合法化,学校和教育部都开始鼓励学生在企业实习,让学生也认为实习应该是在进入社会前的必经之路,就像男生都要当兵,成为真正的男人一样吊诡。

首先,企业为何要浪费资源和人力来照顾一群乳臭未干的实习生?也许他们真正在为未来的公司人力资源在做培养,省去了培养员工训练期的时间和薪水,实习就像员工试用期一样在为企业制造利润,但却不领薪水地努力工作,只为获得一份正式职位而奋斗。经验成为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经验就会找不到工作,因为企业根本没有时间训练一个他们认为什么都不会的人,企业要的是能够直接进入职场工作的人,所以实习或是职前训练不支薪就被企业塑造为合理化的行为。

其次,为何学生要像抢破头似的争取好的实习机会?学生到企业实习不只是为了要学会职场的工作技能,更是要增加人脉,以利以后工作有更多的机会,也就是有比别人优先卡位的机会,所以才可以不支薪或是比基本工资低都愿意实习。但实习真的可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或只是一场优先卡位的美梦?以新闻记者实习为例,新闻企业以多种方式供在校生实习,其中以在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实习为大宗,学校实习也就是成为校园记者,有机会能够在媒体的网站或印刷品中登上自己所写的新闻,让实习记者颇有成就感,但真的能获得所谓的工作机会吗?其实不然,比如要进入报社工作还是要通过资格考试,也使得实习是进入报业的唯一道路成为吊诡,亦即在媒体实习获得的只是名声和产品现身等两种让实习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因素,而获得正职工作却不一定。

最后,学校与企业也在进行“建教合作”的教学,名义上是能够让学生尽快接触业界的环境,尽可能快速和业界接轨,但却像社会思想家马克思(Karl Marx)所预言,学校体系培养出“劳动后备军”(Reserve Army of Labor),以补充受不了企业剥削的劳工离职缺额。实习究竟能获得什么?只有实习生自己了解得到什么,但也要明白企业要求实习的背后意涵,才不至于化做一场无知的美梦,作为被企业剥削的无知劳动者。

名家语录:积极的偷懒、积极的研究

一个过于浮滥的概念是:起于网络世界匿名性强、便利性高以及人际平板化的原故,以致WEB 2.0世代沦为无礼且耽溺自我的一代,因而动辄可见或将信件套用直接寄给受访者(朱学恒事件)、或直接向受访者索讨资料(张大春事件),乃至要求受访者提供答案(侯吉谅事件)。

然而,此类事件岂只发生于网络?亦即在媒体不假思索的论述下,网络被膨胀为评判事物良窳的单一标准,人的自主性从中被抹煞,主体亦消散无踪。但回归基本的处世态度,所谓无礼、不具名凡此种种,皆属既存事实,故而与其喋喋不休于媒介特质与新世代的关联,无宁关注:长期以来,台湾高等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以侯吉谅事件为例,疑似朝阳科技大学学生未尝做足功课,即发信向侯吉谅寻求解答,论者或以为,此举当属正面作为:积极寻求解答何错之有?“请益大师也是一种研究,不是吗”?但从独立思考层面切入,寻求答案的前提,应是研究者立基于前行代知识系谱的理解与获取,而非毫无认知的等别人给答案。再者,所谓研究结果并无绝对的“正解”,唯尽力趋向“求知”之可能而已,侯吉谅事件的学生默认了“标准答案”,无非凸显台湾教育向来讲求单一价值的僵化思考。而积极的寻求解答并不代表积极的用功,反而往往在浑然无知无礼的情况下,沦为“积极的偷懒”。

至此,侯吉谅事件引领几点思考面向:首先,台湾高等教育恒常漠视独立思考,以致学生少批判而多附庸于主流价值;其次,在强调经世之学下,理论与实务遂成二元对立,汲汲营营的“小学”之道取代了“大学”安身立命;最终,在实务导向下,批判论述宛如跳梁小丑,沉默与习以为常才是王道,巩固现状需要的并非异议,而是机械反复的技术与执行力。

故侯吉谅事件并非纯粹的网络事件,而应扩大解释为“大学独立思考精神的逸失”,即:何以台湾高等教育口口声声追求卓越计画,却频频上演学生疏于思考的网络事件?何以台湾高等教育信誓旦旦打造无线上网环境,却连基本的资讯素养都未授与?尤有甚者,教师本身碍于评鉴制度也沦为讨好学生的乡愿,作业简化而经常与个人生命经验无关,“复制-贴上”遂成为两造恶性循环的默契。

积极的研究是西方哲人求知的基本精神,但积极的偷懒却是国内学子面对研究的态度。在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与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差别意涵下,研究成为晋官加爵之跳板,真理宛如海市蜃楼,也无怪乎,台湾的大学要挤进全球百大排名,仍有一段长远的道途必须超克,国内的高等校园网络事件想要避免,还有无数次攻防值得正视。
(笔者为知名小说家张耀仁)

反思诸己:新闻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鲜人?

新闻界怎么看待“世新人”?跟其它学校比呢?各媒体会不会有特别喜欢排名?一串问号,真是大哉问,其实应该问的是:世新人准备好了吗?何谓“准备好了”?包括准备什么、怎么准备。前者指态度,后者指学习。态度对了,学习才会有效果。

在世新要学什么?所学到的“武功”是新闻界所需要的吗?对于所开课程有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学校责无旁贷。以数位化为例,政府喊了好多年,明年终于要上路了,包括无线电视台全面转换,以及之后有线电视台的跟进,校园里的软师资)硬(设备)体准备好了吗?学生们要准备什么?带着愉快又期待的心情,踏入象征长大成人、实现梦想的大学校园,可曾想过四年后要拿什么跟老鸟一较高下?现在的新闻界有多竞争呢?平面媒体有夕阳化的压力,人力不断精简;电子媒体则有人才断层、流动率太高的问题。

以电视台为例,新闻电视台太多,大家都需才孔急,都想抢好手,结果反而造成高流动率。新进人员跳来跳去多是为了加点薪水,但能力有跟着提升吗?这要从二个层面来看,一是电视台有足够的教育训练吗?二是你自己又有多用功呢?

“哪个学校毕业的”不重要,“功夫”好不好才是真正关键。纵使是刚踏出校园的新鲜人,电视台还是会寄望你已经什么都会,这就关乎学校教了多少,以及你有没有学好。要知道自己的“武功”够不够,先进“江湖”试水温,亲身体验电视台运作,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新闻是由受访者而来,采访、写稿学校都会教,但真正进战场,会发现没这点能耐真是不够,因为你还必须要有许多能力,包括如何找新闻、掌握新闻的来龙去脉,学习经营人脉、跟采访对象互动,以及跟长官沟通得到新闻,最后还要学会写出好的新闻稿。

学校大多致力于教授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反倒是次要,人文素养的陶冶更是少之又少,影响着学生们看事情的广度和深度,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最普遍不足的是:无法触类旁通、缺乏观察力、文藻词汇少。结果是:成语不会用、白字一大堆,连时下流行的名词“吸睛”也能讲成“吸晴”,不但写不出好的新闻稿,也做不出好的现场连线。

新闻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鲜人?学校教的和学生学的同样重要,然而学完功夫下山比武的毕竟是学生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笔者为三立财经台总编辑敖国珠)

本文同时刊载于新闻人报社正期刊289期二版,点下图可放大观看
世新大学新闻人报社Facebook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