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体育】111全大运》乐天心态勇闯羽球女双 陈渟諠靠斜杠身分寻热忱

【记者/王亭雅 照片/陈渟諠提供】

“因为喜欢这个身分,因为特别,我想运用这个身分去做更多事。”将于明(6日)代表世新大学参加111年全国大专校院运动会(下称全大运)公开女生组羽球双打赛的陈渟諠,不仅是运动员,更以教练、义工和校园大使等角色活跃。对他而言,多方涉略除增进换位思考与沟通能力,也得以在球场上展现精准策略,顺势将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

谈起体坛生涯,陈渟諠坦言,其实他的运动之路并不顺遂。他表示,在国小时期接触众多运动项目之中,最初的选择其实是田径,但自己内心却钟爱羽球,辗转之下才改以培养羽球兴趣为重。

身为宜兰人的陈渟諠也曾因教练间的纠纷,最终在启蒙老师引荐下,转学至新北市安溪国中。回想起第一次离乡背井,陈渟諠苦笑着说,“每天都哭着想家。”强烈落寞感甚至使他开始厌恶羽球,直至日后与相知相惜的同侪熟识,才逐渐适应,并重拾自己的初心,“虽然同龄的选手至今多已成为国手,可我丝毫不后悔,因为换个角度想,其他人在辛苦训练的时候,我享受到了最快乐的童年。”

羽球天赋自幼培养 伤痛成生涯转捩点

陈渟諠分享,自己从幼稚园阶段就开始接触羽球,在国小三年级未受训练的状况下,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羽球天赋自然崭露无遗。可若要探究漫漫训练之路,他的实际球龄仅有区区5年,相比于其他球龄已达10年以上的选手,陈渟諠以“新人”之姿站上全国舞台,令旁人直呼“不可置信。”

陈渟諠提供陈渟諠自幼稚园起接触羽球,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

然而,尽管陈渟諠以优异成绩进入治平高中就读,可身边同学多为全国中等学校运动会(下称全中运)常胜军的压力却也随之而来,在实力差距和训练量遽增的双管齐下,曾让他心态崩溃更一度想放弃。

这样的心态直到高二时的1场羽球比赛后才有所转变,也成为陈渟諠日后多元发展的契机。“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所有的教练在关注我,可我却受伤了,就像一条断掉的电线。”陈渟諠回忆,过去参加全国羽球排名赛之际,在抢八强门票时对上培育羽坛好手的台电。当双方第三局由原先悬殊的比数6比10,追到18比18平手时,在他以为近乎胜利的当下,1个杀球后的落地如同“一记闷棍”令他措手不及。

陈渟諠提供在陈渟諠羽球巅峰之际,却碰上十字韧带断裂。

“现在回想起那一刻仍历历在目。”一跃而下带来小腿骨与大腿骨间90度旋转,让陈渟諠的左脚动弹不得,在他的羽球巅峰之际,遇到了所有运动员一辈子都不想碰到的窘境——十字韧带断裂。

戏称“抱着全村的希望” 斜杠青年不是纸上谈兵

自此,陈渟諠深知无法依靠体育长期发展,为了拓展视野,他选择踏出羽球圈以学习不同专业,并就读于世新大学观光学系旅游暨休闲事业管理组。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他,也在学姊相约下参选了羽球品牌波力(Bonny)校园大使,从中理解品牌在市场上的生存不易。他在担任校园大使的因缘际会下认识了一位教练,更透过教练推荐的物理治疗师,帮助他重新接受完整治疗,得以全新气象重返球场。

重新整饬后再迈进全大运让陈渟諠备感荣耀,但他也坦言,“世新羽球队将步入历史,他们只能靠自己去寻求外面的资源练习。”一切归因于学校没有给予任何经费,就连场地的使用时间都非常冷门,且近2年也未招收羽球专长的体育绩优生,种种不利因子成为羽球校队前进全大运的一大挑战。

陈渟諠提供陈渟諠戏称,自己就像是“抱着全村的希望”。

不过,虽然前进本届全大运的路程艰辛,对于陈渟諠以及他的双打搭档林纯安而言却十分珍贵,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虽然第一场将对上阵容坚强的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他却毫不畏惧,更目露一丝兴奋之情,“最后一年尽全力就对了!”乐观又“大剌剌”个性使他将满满的正面力量顺势带入羽球比赛之中。

“我很感谢之前的自己,如果要我再重选一次,我还会继续打羽球。”陈渟諠表示,在进修学业之余,他将会持续精进羽球专业,并期盼于未来能成为羽球教练,将自己的所学传承。

陈渟諠戏称,自己就像是“抱着全村的希望,成为第一个为了打球出去闯荡的选手。”不仅开拓了眼界,也成为学妹们的榜样。此外,他认为,运动员就像一张白纸,要不断去寻找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从多方尝试中培养热忱,这些能量也将成为自己的一大利器,且他相信体育这个产业其实比想像中更加广泛,只要能够妥善发挥,运动员要成为斜杠青年并非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