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专题-传技特别计画]动画一甲《The Door》十二道连结抽象与清晰的门

“这并不是一部剧情片,我不打算将每个画面都清楚地给予意义,只是提供看影片的人一些思考的方向及可能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创造自己的故事。” – 数媒系动画组《The Door》导演李晋
《The Door》是一个虚拟世界实体化的作品,参考了《匿名游戏》、《全面启动》、《骇客任务》等作品的世界观,将世新大学的网络以世新大学的场景呈现,透过门这个媒介,穿梭于各个空间,片中的女主角是名“门者”,也就是“Connecter”,试图入侵世新大学的主机,取得资料。
 
数媒系动画组总召吴欣芮描述,这就像是我们这群大学生,刚进入世新大学时,摸索著世新大学的精神与资源,整个故事包含了十二个场景,前十一个场景,代表我们初入此地的徬徨与矛盾,而最后一个场景,则是比喻最终我们得到那些精神与资产,找到生命的定位。

吴欣芮表示,一开始,他们先思考连结的具体形象是什么,有什么可以代表连结,曾经考虑过楼梯、窗户等不同的事物,最后决定使用门。门有一个很明确的移动目的,而门不会自己开启,必须主动去旋转门把,表达一个“主动行为”的概念,另外,门也可以直观表现出两个空间的连结,不仅画面上较具流动感、节奏较快,在意义表达上也较为清晰、纯粹。
片中举著伞、追逐著女主角的人,根据吴欣芮的说法,是所谓的“扫毒机制”,不禁联想到世新电脑里的小红伞防毒软件,令人莞尔一笑。
红伞人的拍摄过程

整部影片制作运用了大量的道具、特效以及合成技术,李晋玩笑说到,这全是班上同学用肝换来的成果。
美宣组在道具制作上十分用心,包括自制烛台、颜料补色上色、服装的选择与租借等等,都是相当费时的工作。
 
预告片中,在舍我楼旁奔跑的画面,是将一秒分成二十四格,一张一张去背,再合成,光是那幕就要五个人分别处理好几百张图片,大礼堂那幕,则是将摄影机固定,重复拍摄同一个演员坐在不同地方的画面,将所有影像后制而成,最后图书馆的楼层的透视特效,则是将2D的照片,用After Effect运算,3D化以后再剪辑。
对于Logo制作,复兴美工毕业的李晋笑着回答,其实这一点都不难,只是应用After Effect做一些物件移动的特效,并用记者的电脑,当场示范了一个NLOG的动画Logo的制作。
宣传过程相当艰辛,吴欣芮提到,他们的校园第一波宣传,是请宣传人员拿着伞站在山洞口,当有同学路过时,将伞打开并旋转,在伞的另一面有宣传字样,这样的宣传方式后来被骂得很惨,大家都说太惊悚了,会吓到人。在宣传期间,别系的人经过会向他们打招呼,但因为影片内容的关系,他们无法说话,吴欣芮担心别系可能会以为他们不礼貌。
第二波宣传海报
第二波宣传,他们打算模仿日本【全员逃走中】制作一个【The Door逃走中】的影片,象征一种靠自己逃出危机,逃出一片天的挣扎。
李晋最后表示,这部影片除了透过各种场景,让观众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外,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去思考,在那份人生意义的背后,暗地操弄我们的究竟是什么。【Nlog记者宋宗霖/采访报导】
令人玩味的结局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