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園】校園紅人專訪》跳脫旁觀視角創作 傅宇凡挑戰面對自我

【記者/王穎皓、李佩蟬 攝影/陳采妮】

現就讀世新大學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的傅宇凡(本名陳宇豐)曾參加《聲林之王》,現仍持續創作,以多首自創曲引領聽眾,進入他內心的掙扎與情感世界。

傅宇凡part8🎉_190327_0012傅宇凡的作品極少以第一人稱呈現,經常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

第三者視角創作 嘗試探索憂鬱自我

談起創作,傅宇凡分享自己的作品極少以第一人稱呈現,經常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對象包括前女友、身旁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解釋,這是一種自我逃避, 也是種自我溝通,可以在過程中梳理思緒,回過頭去理解對方的感受,「那首歌就是在告訴我該怎麼做,或是做錯了什麼,也才會顯得更深刻;有時候以自己的想法當出發點會太主觀,沒辦法體會對方的想法。」他以2017年世新大學詞曲創作社﹙下稱詞創社﹚成果發表為例,有近一半的創作靈感來自他人的故事,直至去年他才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並融入音樂作品。

傅宇凡毫不諱言曾在創作過程中崩潰大哭,但他會選擇先沉澱一段時間、睡一場覺,等狀態、心境恢復,便能捕捉靈感,「逼迫出來的作品不會令我滿意」。他在訪談中多次強調對音樂創作的堅持,但在演藝圈裡,堅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創作者常會被傷害,但就看能被傷害多少,所以現在已經習慣了。」傅宇凡表示,現今歌曲汰換率高,曾經被經紀公司要求寫朗朗上口、傳唱度高的歌,但他認為創作者有創作的自主,作品的好壞不應被定義。

作品沒有好壞之分,但傅宇凡持續嘗試突破自己。他開始以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為創作核心,也跳脫以往風格,嘗試寫出曲風快樂、正向的歌;他坦言每次創作到副歌時,風格又會變得悲傷,他也為此費盡心思改正問題。

說起憂鬱的曲風,外表乾淨俐落、笑稱自己是「綜藝咖」的傅宇凡,在言談間透露,其實懷疑自己患有高功能憂鬱症。他解釋,自己雖能在群體內相處融洽,但離開人群便會「回到原本孤僻的自己」,他揭露自己曾經被合作夥伴背叛,當時的事件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導致了他的孤僻與不快樂。他停頓數秒後,繼續說著「所以我有時會替自己感到可悲,沒辦法是全然快樂的樣子,也沒辦法是全然陰鬱的樣子。」他坦言對現在的心理狀態感到疲憊,卻不知道如何改變和憂鬱相處的日常。

傅宇凡part1🎉_190327_0001傅宇凡認為創作者有創作的自主,作品的好壞不應被定義。

正向面對批評 用成功回饋支持

傅宇凡指出,面對競爭激烈的演藝圈,就算付出一百分,也未必能得到同等的回報,現今需要唱跳俱佳、有其他才藝和個人特色,才能被看見。在音樂路上,傅宇凡覺得自己讓家人等得很辛苦,「最大的挫折是沒有早點給家人一個交代吧。」幾乎每天都會問自己還要讓家人支持自己多久,不僅是金援,還有心理上的安慰,但這也讓他備感壓力,認為自己還不夠努力、虧欠家人的支持。

傅宇凡從高中加入熱音社後瘋狂投入音樂,家人一開始並不知情,直到他去雲林參加〈我要當歌手〉,家人才終於明白他投注一切的意義何在。不過父親依然不認同他的想法,認為讀書比什麼都重要;儘管表面上反對,但父子情深,父親還是會透過妻子打探近況,進而給予資源。

在音樂路上充滿鼓勵是傅宇凡的動力,家人朋友在他的音樂路上不斷給予協助。他提及,身邊支持他的朋友其實就在詞創社。他大二時才進入詞創社,起初社團成員們覺得他能力足夠,來這裡只是浪費時間,但他認為自己加入社團後獲益良多,例如自己沒注意到音樂上的某些細節,但社團成員都會留意,所以在學校的時間幾乎都待在社團裡,他甚至笑稱自己住在詞創社。除了支持,也會有批評的聲音;面對批評,傅宇凡坦言「因為他們有這種想法,所以我才需要做到更好。」

傅宇凡希望音樂能成為一生的志業,他強調「對於支持我的人,最好的回饋就是成功給他們看」,自己將持續努力,「我承諾他們,一定會因為我唱歌而感到驕傲。」

 傅宇凡part2🎉_190327_0022傅宇凡希望音樂能成為一生的志業,他強調「對於支持我的人,最好的回饋就是成功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