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專題】新住民語師資不足 學者籲配套整合、培養後端人才

【記者/王君盈、林芸寬、蔡銍湣 照片提供/阮紅女】

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新住民語文教學於2019年8月正式實施,國小端將七國東南亞地區的官方語言列為必選修,學生可從原有的本土語言(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和增設的七國新住民語中選擇一項學習。然而,新住民語文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卻引發師資不足、教學支援人員需跑校上課等情形,而偏鄉學校開課師資也成為難題。

助瞭解新住民文化 課程打破刻板印象

據教育部統計,107學年度新住民二代(下稱新二代)從小學至大專院校的就學人數已逾31萬,透過108課綱加入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新住民語言選修,希望能讓學生從小認識不同文化,引領台灣走向多元族群的社會,改善現今社會對新住民及其子女的負面刻板印象。

任職於新北市成功、忠義與成州國小的越南語教師阮紅女表示,曾有長輩因為他講話大聲,覺得他不懂禮貌,但其實在越南,說話大聲有著好客的意涵。前新住民立法委員林麗蟬辦公室秘書長徐鴻欽也指出,以往因為文化差異和對中文的不熟悉,新住民姊妹容易被台灣社會貼上「遲鈍、不聰明」的標籤,在外人眼裡笨拙的形象,讓新住民姊妹無從傳承母國文化,新二代因此對母語不熟悉,而外界對新住民文化的不瞭解,更導致許多新二代不敢表達自己身分。

徐鴻欽認為,透過新住民語文課程的推動,無論是否為新二代,都能進一步了解東南亞的多元文化,讓學生、家長更重視新住民語言,減少對新住民和新二代的歧視。「小學階段並非要求孩子學好,而是讓他對這個語言不害怕。」徐鴻欽強調,新住民語文教育,是從基本的口語表達,讓孩子以輕鬆的態度認識並探索以往沒接觸過的語言。

阮紅女提供阮紅女表示,長輩覺得他講話大聲不禮貌,但在越南有好客的意涵。

師資不足 阮紅女:教師壓力大盼改善

然而,全台國小總數共有2631所,108學年預計已開設1044班,只要有學生願意選修新住民語言,校方就需開班授課,師資不足及偏鄉地區難開班的問題,也因此浮出檯面。徐鴻欽坦言,有些偏鄉的新住民人口比例不高,難以尋找教學人才,教師培訓課程的標準便會放寬,但考量到新住民自身的能力、學歷等,並非每一位新住民皆適合投入教學。

對此,教育部也修訂《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若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的甄選沒有合格人員報名,或合格人員甄選未通過,造成師資不足,便可以聘任具備新住民語言專長之新住民或相關人士擔任。

若想成為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首先得具備該國語言能力或東南亞語文專業,透過各縣市開設的36小時培訓課程,補強撰寫教案、課程試教、準備教材等能力,完成考核後即可分配到各校授課。阮紅女認為,多數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新住民教師過去缺乏教學相關背景,僅透過36小時的課程培訓就要實際上陣、籌備不同年級的教材,導致新住民教師負擔沈重。

阮紅女提供-3阮紅女(中)坦言,通勤耗費的時間,新住民教師心中渴望改善現狀。

此外,為鼓勵新二代學習新住民語言,教育部表示「只要有一名學生選課,學校就會開課」,造成小班數量多且各所學校需要的語別不同,讓新住民教師普遍需要跑校教學。「我只在三間學校兼課算很少了,我的其他朋友都要跑六、七校,甚至十校。」同時任職於三所小學的阮紅女坦言,每當上課鐘響,就要帶著不同年級的教具穿梭在各間學校,通勤耗費的時間、心力,成為新住民教師心中渴望改善的現狀。

偏鄉資源匱乏 遠距共學或成解方

針對偏鄉學校的新住民師資問題,東安國小校長、新住民語文課綱委員黃木姻表示,新住民教師跑校是常態,卻少有教師願意走入偏鄉,偏鄉學校的新住民教師招募、教學資源匱乏成為兩大難題。他坦言,考量到地理位置、交通狀況、以及少數語種可培訓的師資較少,偏鄉學校時常出現聘請不到老師的狀況。

為鼓勵偏鄉地區的新住民參加教學支援人員培訓,只要有三人報名參加,政府就會開課,盡可能培養當地新住民成為在地師資。為了克服師資缺乏的窘境,教育部推出「遠距直播共學」,透過線上系統,讓教師與偏遠地區的學生透過視訊即時互動、同步上課,保障學生受教權利。

但阮紅女認為,新住民語文課程教授的不僅僅是語言,更是帶領學生了解該國風俗民情的文化課,透過分組遊戲、製作傳統美食、穿戴傳統服飾等活動,讓學生們有不同的文化體驗,教師現場帶動的氣氛與師生間的互動,是遠距教學難以取代的。他憂心,線上授課讓教師較難掌握學生上課的狀態,隔著螢幕也可能導致學生課堂專注度與學習成效降低,並強調由教師現場引導學生,較能讓學生從課間活動中認同該國文化、提升學習興趣。

阮紅女提供-2阮紅女(左一)認為,由教師現場引導學生,較能從課中認同該國文化。

結合相關科系學生 學者提USR計畫舒緩負擔

新住民語文課程走入義務教育,是台灣獨步全球的教育嘗試。課程開設於既有的本土語文課程時間,提供學生多樣選擇,黃木姻對此表示認同,認為語言學習是相輔相成的,不會發生排擠效應,他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生為例,在校學習的語言種類更多,反而有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然而,教師負擔過重,顯示出師資缺乏的問題。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楊昊建議,教育部可結合大專院校東南亞相關科系學生,推行專業師資培育課程,鼓勵學生畢業後往教育界發展,為教學人力注入新血,舒緩第一線教師負擔,也讓東南亞相關科系更有發展性。

楊昊也提議,可利用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強化大專院校與地區的連結及合作,藉由具東南亞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研究所學生,與第一線教育單位長期配合,成為帶領學童的領隊,定期舉辦營隊活動、輔導課程,透過年輕人的創造力,結合語言學習,增加課程以外的學習多樣性。對於偏鄉學校資源不足的窘境,他認為,應該提升硬體與軟體,除了補足輔助教學的3C產品、視聽設備等,也要借重更多的創意,帶入新思維,活化課堂學習。

徐鴻欽也指出,短期間無法解決師資問題的地區,才需要擴大使用遠距教學,但會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還是得以補齊師資為目標,未來也可以與移民署合作,鼓勵更多有能力的新住民投入教學現場。

學者籲投入人才培育、進修資源 創造社會效益

楊昊表示,語言是一種工具,如果僅教單字、語法、句型,學生自然興趣缺缺,課程規劃應該更貼近文化層面,從風土民情、觀光景點、飲食文化等著手,結合東南亞歷史、地理人文、殖民文化與藝文產業等,才能吸引學生們更加投入於課程中。對於新住民語文教育的展望,楊昊強調,要讓語言學習不只是空泛的科目,而是能夠挖掘更多寶藏的重要工具。此外,目前新住民語文教育政策只投入前端的義務教育,卻忽略後端的人才培育與進修資源,兩者應加以整合,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讓東南亞新住民語文教育前景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