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天安门事件27周年 今年台湾政治人物讲了什么?

【记者/甘岱民 摄影/甘岱民 图表/甘岱民】

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并不平静,发生了天安门事件。在27年后的6月4日,这一事件不仅仍然在中国被视为敏感的议题,在港台等地也随着本土意识的觉醒,其纪念持续引发争议。那么,身在“民主体制”的台湾政治人物,今年就这个议题又讲了什么呢?

1978年以后,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放松物价管制引起通货膨胀,加上教育体制无法符合市场的需求,导致就业市场惨淡。面对这些社会问题,知识份子与学生认为这些问题必须透过政治才能处理,逐渐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参与的兴趣。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为首的改革派,主张政治自由化,让民众能够表达不满。但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心脏病发作猝逝,许多学生及民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悼念他。4月18日,随着活动规模扩大,逐渐演变成示威抗议,要求处理通货膨胀、失业、官员贪腐、教育政策、新闻自由与结社自由等问题。

未命名-2

5月13日,学生展开绝食抗议,获得各地的响应,因此邓小平和其他党内元老决定动用武力。5月20日,中国政府实施戒严,并调动多达30万兵力前往北京市。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门广场,实施清场。事件结束后,中国政府大规模逮捕示威者与支持者,更控制国内新闻媒体的报导,并禁止外国记者将相关的影像送至国外。

未命名-3

新任总统蔡英文发表了全文九百多字的贴文,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并期望两岸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会趋向一致。前总统马英九则透过脸书,希望中国政府平反六四,展现大国应有的气度和自信。国民党党主席洪秀柱亦发表贴文,表示当年参与运动的人,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贡献,期盼中国当局能给历史的伤口更多的宽容。然而洪秀柱的言论遭前国民党发言人杨伟中痛批,愤怒表示“勉强看完,只有愤怒”。

未命名-1

 

总统蔡英文脸书贴文全文:

台湾许多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有关中国大陆琳琅满目的书籍。有许多来自对岸的朋友,会在这些书架前面停留。很多时候,他们认为,在中国看不到真实的中国,于是,他们把握机会,迫切想知道世界是怎么看待中国。

在总统选举期间的电视辩论,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透过网络,看到候选人间一来一往的辩论。他们觉得,这种决定公共事务的方式很新鲜。甚至,在我个人许多竞选行程里,我也经常看到来自中国大陆、港澳的朋友,隐身于人群之中。他们对台湾的民主选举充满好奇。多数的朋友们,在亲身经历之后发现,民主其实没有很可怕,民主是一件美好可爱的事物。

如果我有机会,我想跟这些朋友说,今日台湾民主的美好,其实一路走来很艰辛。不同国家有不同民主化的路径,不过,民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以及,民主与人权的普世价值,是透过人民的努力来争取。这两点,是所有民主国家共同的结论。

我相信,中国大陆也不例外。今天是六月四日,27年前,北京发生了天安门事件。有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人,有许多人因此而对改革失望,也有许多人,被迫离开了故乡,在海外流亡。这些,台湾都曾经经历过。这就是为什么,27年前,每一个在电视机前面看到那些画面的台湾人,心里都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也走过这一条路,我们比谁都能清楚体会,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

身为总统,我不是要对对岸政治制度指指点点,而是愿意真心诚意跟对岸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今日的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对岸执政党的努力之下,中国人民确实拥有比以前更好的物质生活。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不过,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大陆内部政治和社会也正在面临转型的压力。如果对岸能够给予中国大陆人民更多的权利,世人将会给予中国大陆更多的尊敬。

这是正视过去的时刻,这也是迈向未来的时刻。中国大陆正在改变。改变也正在考验执政当局的智慧。珍惜那些在书店里找寻另一种视角的人民,珍惜那些体验过民主生活的留学生。他们很可能是让中国更往前迈进的人。

不要让六四成为两岸之间永久的难言之隐。中国人民的过往的伤痛,只有对岸的执政党有能力来化解。我的责任,是保有台湾人做为民主人与自由人的身分,建构一个和平的、稳定的、一致的、可以预测的两岸关系。希望有一天,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两岸之间会趋向一致。

 

国民党党主席洪秀柱脸书贴文全文:

今天是“六四事件”二十七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触,这一事件当然是个不幸与伤痛,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六四”的确曾短暂阻挡了大陆前进的脚步,但中华民族的迈向现代化,是一个沛然莫之能御的潮流,因此,在经过短暂的摇摆之后,大陆毕竟又走回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于是有了这二十年来飞速地成长。

我有一个与许多大陆朋友也许不那么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当年参与“六四”的一群人,对大陆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有重大贡献的。无论我们对他们的评价有何不同,他们都呈现了一种对时代的敏锐,与希望高度参与的意愿,我认为正是由于同样的意愿,才能让整个大陆社会如此快速地摆回开放的正轨。各位想想,当年那批六四菁英们追求民主法治的呼唤,不正是目前大陆一致走向的道路吗?

其实,撇开历史的恩怨,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努力,不也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摸索一条更民主自由的康庄大道吗?这里面原有两岸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期盼在中国大陆走向富强的道路时,也能够让全体中华儿女共享因自由、民主所带来的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的生活。今天,无论实践的程度如何,我们的确看到两岸的社会正在朝着这个理想前进,既然大陆社会已经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包容能力,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给予这样的历史伤口一种更宽容的处理呢?

我也曾是政治受难者的家属,我是深深感受过那种遭到社会否定,有苦无处诉之痛苦的,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为国家,为民族奋斗进取的决心。如果我个人的际遇还可以作为某种启示的话,我多么希望大陆当局能够以更大的宽容,早日抚平这个存在于大陆社会与改革开放历史中的伤口,让这些承受历史伤痛的人们,也有为民族奉献自己的机会,也让我们生活在台湾的中华儿女们,看到宽容、尊重之花,在大陆这片大地更欣欣滋长,并因而对大陆产生更多的信心与希望。我相信,若真能如此,必能大大缩短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并为两岸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统马英九脸书贴文全文:

今天是“六四”27周年,是我卸下总统职务后,第一个“六四”纪念日,也是我第27次发表“六四”感言。

1989年6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武力镇压群众事件,是世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每逢“六四”,世界各地都有民众自发性的纪念或抗议活动,也成为大陆当局必须面对的挑战。

政府不当处理群众运动或滥权侵害人民权益,世界各国都有前例。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美国仇日情绪。1942年罗斯福总统下令将太平洋沿岸11万日裔美人强制送往内陆集中监管,直到战争结束。1988年雷根政府正式认错道歉,并赔偿受难者及其后人16亿美元,2006年布什政府并拨款3800万美元,重修集中营旧址并研究那段历史,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教训。

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暴行曝光,震惊世界。西德政府自1950年起全面进行“去纳粹化”工作,坦然面对罪行并深自反省。1969年总理布兰德更在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献花致敬并下跪默哀,此举成为战后西德与东欧各国改善关系的关键。那时德国人用一个长字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意思是“检讨过去,走出阴霾),来表达他们面对历史认错反省的态度,令人动容。可惜他们在亚洲的战友却缺乏这样的勇气与诚意。

1980年5月18日,韩国南部光州有学生和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民主,却被当时掌权的全斗焕中将下令镇压,造成上千人死伤。全斗焕后来当选总统并执政7年,但国内要求民主和真相的声浪始终不断。1995年韩国总统金泳三制定“518特别法”,司法机关开始针对“光州事件”进行全面调查。1997年全斗焕遭判无期徒刑定谳,“光州事件”获得平反,韩国政府也将5月18日订为“国家纪念日”,每年举办仪式,追思当年受难的民主斗士。

坦然面对过去执政不当的国家,还有中华民国台湾。1995年起政府开始平反“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时期”,20多年来,政府对受难者与家属采取了认错、道歉、立碑、立法赔偿(268亿元)、设纪念馆、订纪念日、公开历史真相、回复受难者名誉等一系列的行动。尽管历经了四位总统,三次政党轮替,政府态度始终一贯,68多年的社会伤痕,逐渐弥合。

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各国都有政府滥用公权力伤害人民的惨痛历史,而处理历史伤痛唯有“就事论事、是非分明、将心比心”。综观美国、德国、韩国和台湾的经验,如果大陆当局能平反“六四”,势必会让全世界耳目一新,也才能展现大陆身为大国应有的气度与自信。

八年来的两岸关系,是隔海分治67年来最和平繁荣的阶段,我们当然要珍惜。而进一步缩短两岸人民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倾听多元意见,善待异议人士来建立双方共同的核心价值。这不但可以提升领导人的高度,更能赢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尊敬。 唯有如此,大陆当局才能走出“六四”阴霾, 两岸关系,也才能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