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綠色小組」三十週年 看小眾媒體如何「戰鬥」

【記者/歐碧薇、周建丞 攝影/林應允 責任編輯/甘岱民】

30年前,當台灣只有三大台掌控整個媒體時,綠色小組如何以有限的資源、克難的器材與之戰鬥,為當時封閉的台灣社會,封藏了珍貴的3000個小時。

「綠色小組」是由王智章、李三沖、傅島成立於1986年10月,以簡便的電子攝影機拍攝,大量且廣泛地記錄了民主改革和社會運動,並利用地下的管道傳播,提供社會大眾不同於官方的報導,是解嚴前後有代表性的「另類媒體」之一。「綠色小組」的成員大致維持3-5人,至1990年底解散。

2V2A6265「綠色小組」以簡便的電子攝影機記錄了民主改革和社會運動。

今年剛好是「綠色小組」成立的30周年,為了紀念「綠色小組」30周年而策劃了文物展,讓人們在物件的展示中看見真正的綠色小組。看30年前這群年輕人用的是什麼樣的攝影器材,如何拍攝,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中,拍攝者和攝影機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如何後製,當時的剪接室中,如何用克難型的設備剪接影片,作出哪些成果?如何傳播與發行影片,他們的非正式管道是什麼,為什麼新聞局要來查扣?30年前的綠色電視台究竟是怎麼回事,發射機又是什麼模樣?

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現任理事長李三沖表示,策劃的這個文物展,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三十年前的影像媒體,它的工作、物質條件是什麼,以及當時社會各方反應又是如何,讓大家藉著展覽有一定的了解。對於當時 「綠色小組」的工作條件,他也進一步說明,在當時環境底下,要能肯定社會運動、對社會運動支持,能在理念上跟他們相近, 是他們優先考慮的對象。

2V2A6282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現任理事長李三沖。

作為歷史保存的一方,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院長井迎瑞提供了兩個思考的角度,其一為,「綠色30文物」這一系列的活動包含了三種主要元素,資料庫做為文本、文獻以及方法,是這次活動主題很重要的一部份;其二為,以台灣影像資料庫發展的歷史脈絡,可分為四階段,全球化、本土化、檔案化以及持續到現在的再生產,透過這個文物展就是要讓我們重新回顧,進而提出新的看法,不只懷舊,而是從中理解,這些物件有什麼意義,在台灣扮演了什麼角色,對於錄影帶及數位化有著交錯、對比甚至跨領域的理解,去尋找新的可能性。

2V2A6262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院長井迎瑞。

以記錄者的角度對於「社運團體」的定位,綠色小組發起人王智章認為,社運團體跟黨派不一樣,它是一個很堅定的立場,不會因為誰在朝在野而有所改變;不過,他也無奈表示,很多政治人物會在一開始帶頭講話,領導群眾,然而發展到最後這些人卻總會消失不見,儘管如此,社運的成果往往是黨派在收割,從農運、520等運動都能夠清楚看見。

2V2A6287綠色小組發起人王智章認為,社運團體跟黨派不一樣,它是一個很堅定的立場,不會因為誰在朝在野而有所改變。

回憶過去「綠色小組」時期,在沒有奧援下,所有東西都靠自己摸索,在民主攤販賣錄影帶維持收入。王智章也分享,解嚴初期,政府以「沒有多餘的頻道」為由欺騙大眾,因此綠色小組便從大陸偷渡無線電視發射器,在台北縣尤清的競選總部設立「綠色電視台」,雖然範圍只有2-4公里,但仍然成功發射了自製的電視節目,僅僅播出三天卻達成了一個象徵性的意義。從事這樣具有危險性、公然挑戰政府的工作,紀錄的過程中難免受傷,但為的是以事實「揭露電視台偏頗的官方報導」。

「綠色小組」走入歷史的原因包含了許多社會的客觀條件,像是社運場合逐漸變少、許多社運團體開始自己拍,既已達成階段性任務,也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透過這次的文物展,回首30年前,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綠色小組如何運用這些攝影器材、剪接設備,留下了1500捲錄影帶,成為台灣80年代末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的史料與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