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艺】金马59特辑》移工议题跃上大银幕 蔡崇隆藉《九枪》倡人权等值

【记者/黄睿蓁、林蕙宇 图片/蔡崇隆提供】

被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誉为“今年最痛苦纪录片”的《九枪》,不但入围“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更夺下第59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电影背景源自2017年失联移工阮国非之死事件,导演蔡崇隆以第一人称视角模拟镜头画面,纪录阮国非生前的生活,希望透过主角的“灵魂视角”,带观众一探阮国非生前的思想与生活遭遇。

导演蔡崇隆于2012年,曾协助妻子阮金红执导纪录片《失婚记》,这是台湾第一部以新移民观点探讨异国婚姻的纪录片,并入围台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3年他更拍摄《再见,可爱陌生人》替劳动移工族群发声,并获金穗奖优等奖肯定。蔡崇隆借由多部关注台湾社会弱势群体的纪录片,深深道出那些缺乏关注、潜藏于台面下待包扎的伤痕。

跳脱二元立场 贴近事件真相

“真正杀死阮国非的,只是那9发子弹吗?” 2017年8月,越南籍移工阮国非在吸毒饮酒后,于新竹凤山溪畔损毁民众的货、机车,遭员警围捕。当时,心生恐惧的阮国非向警方丢掷石块,还试图躲进警车。警方为阻止他的失控行径,便以手枪向他射击了9发子弹,阮国非身中多枪,送医后不治身亡。

蔡崇隆蔡崇隆在《九枪》中以第一人称视角模拟镜头画面,纪录阮国非生前的生活。

“不是单纯论定谁是谁非,而要跳脱二元立场,才能还原真相。”蔡崇隆认为,在外界眼中,此案可能是再合理不过的警察追捕移工事件,但移工最终遭开枪身亡,“简直像在追捕通缉要犯。”蔡崇隆感叹,人们不应以警察或移工的单方立场去看待此案,而是必须用多元视角、并拿掉双方“对立”的滤镜,才能看清事情原貌。他也强调,拍摄的本意,并没有要抨击任何一方。

捍卫民主和平 主张生命等值

“台湾不是一个讲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吗?怎么还会发生这种憾事。”《九枪》主要分为“以灵魂视角介绍阮国非的身世”、“整起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其他移工的工安事件”三部分,除了让观众完整了解整起事件的前后因果,同时传达导演一直想捍卫的台湾人权议题。

“他们是台湾社会很重要的一块,为什么要把他们当外人看?”蔡崇隆表示,主打“民主”的台湾,各种移工意外和遭受不公平对待事件,近年来却层出不穷。抱持着对移工族群的关切与同理心,蔡崇隆语重心长的说,现今台湾有七十多万名移工,人数甚至高于原住民,但台人却总是将其“边缘化”,甚至严重压榨他们的人身权益。

蔡崇隆蔡崇隆期盼,让观众完整了解整起事件的前后因果。

法学背景赋予“记者魂” 藉纪录片传递社会关怀

出身新闻工作者的蔡崇隆,自称是“有记者魂的纪录片导演”。曾转换跑道在超视《调查报告》和民视《异言堂》负责深度报导和调查报告单元,激发了他对整体社会的强烈好奇心,与渴望调查出真相的使命感。然而,在一次偶然看到公视纪录片组的征人资讯,使蔡崇隆毅然转换跑道,就此踏上导演之路。

“拍摄纪录片是我关心社会的表达工具。”蔡崇隆感言,当今媒体常受限于精简、片面的报导,难以引领阅听众更深层的探讨社会议题。而两个媒体的工作历练,让他更懂的用不同视角理解社会。为传达自身对弱势群族的关心,蔡崇隆选择透过纪录片,将台人缺乏人权观念、打压外籍移工等真实情况,用最赤裸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打破刻板认知 盼台人深思移工困境

透过接连指导移工相关议题的纪录片,如讲述4位越南移工为改善生计而背负重债,过著四处逃亡生活的《再见,可爱陌生人》与此次最终荣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九枪》。蔡崇隆透过自身作品,道出移工们在台的艰困处境,引发台湾人反思国内制度的缺陷,并予以改善。

蔡崇隆蔡崇隆说道,《九枪》获奖后,引发大众对于移工议题的关注。

蔡崇隆说道,此片获奖后,引发大众对于移工议题的关注,网络上开始出现许多针对该电影与阮国非事件的讨论声浪,其中更包含许多负面评论。

面对所有负面言论,蔡崇隆盼能借由《九枪》,打破大众对于外籍移工的刻板印象,凭借最真实的呈现手法,引发观众自省,并深入思考在台移工遭不平等对待的事实。他解释,这部纪录片不仅是要吸引具移工身分的观众,更期待能引起那些对于移工抱持刻板印象的台湾民众关注,入戏院观赏。

*11/28 13:4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