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藝】金鐘56特輯》鄭芬芬細描《做工的人》 藉喜劇述說小人物無奈

【記者/顏珮綺、張思妍 照片/鄭芬芬提供】

導演鄭芬芬在2009年以電影《聽說》斬獲名聲,更在2018年以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打開中國市場,在中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日作品《做工的人》以詼諧的手法,述說工人生活中的無奈,成功引起大眾關注,更獲得第56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並入圍7項獎項,成為今年金鐘獎的大黑馬。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散文。鄭芬芬看完書中〈走水路〉一篇,受文中工人面對生活的無奈所感動,便以此篇作為故事基底,沿用書中角色,發展成共六集、每集六十分鐘的劇集。《做工的人》藉喜劇包裝工人的日常勞動樣態,和面對生活的辛酸與感慨,他期盼觀眾接觸社會底層時,能多一份理解,感同身受的對他們釋出善意。

勇闖重重難關 熱情感動諸神

鄭芬芬坦言,《做工的人》在拍攝、選角時困難重重,場景的選擇尤其如此。他為了真實還原工人們面對鋼筋水泥的壓迫感,堅持在實際運行的工地取景。

鄭芬芬還說,由於台灣經濟消沉,北部工地普遍是採取較低矮的「RC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註1),出於鋼架結構和建材顏色的關係,在鄭芬芬對美學的要求下,劇組便前往南部尋找樓層較高、結構合乎拍攝需求的SRC鋼骨結構建築(註2)。

LINE_ALBUM_20211030_211201_0
鄭芬芬坦言,《做工的人》場景選擇困難重重。

然而因拍攝時程與施工日程有衝突,在工時延誤導致經濟損失的考量下,大部分的建商都不願出借。就在劇組找遍整個台灣,卻都找不到適合的拍攝地點而感到心灰意冷時,當時劇組前往台南廟宇拜拜,卻意外發現廟的旁邊,正好有一個和導演畫的場地圖極為相似的工地,經過一連串的協談後,建商的董事長便欣然同意租借。

且在拍攝過程中,董事長甚至自行將直升機升上空,拍下工地風景照,鄭芬芬看到時既滿意又欣喜,笑說:「真心想做一件事時,宇宙電波都會發送過來。」在諸多神明的幫助下,看似不可能的事,也逐漸步入正軌。

有別於映現生活悲苦 彰顯工人獨特的可愛

「其實越是苦的人,他們會用更樂觀的方式來面對生活。」鄭芬芬提及,台灣影劇慣以悲情的筆法描繪底層人物,但鄭芬芬實際觀察,生活中工人會透過開個玩笑、講講粗話抒解生活苦悶,正因為生活方方面面的艱苦,他們更懂得以樂天的姿態面對關卡,以寬闊的心境對待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工人的世界大眾難以接觸。鄭芬芬認為,跳脫慣用敘事模式,以輕鬆幽默的手法執導,讓觀眾親近底層人物的生活,進而以同理心理解他們。他期待,透過呈現小人物旺盛的生命力,能讓觀眾更願意關注工人們的處境。

LINE_ALBUM_20211030_211201
鄭芬芬期待,透過小人物旺盛的生命力,讓觀眾關注工人們的處境。

翻轉世俗框架 跨世代因溝通而理解

鄭芬芬提及,底層人物同樣擁有後代,他想透過劇中性工作者的女兒小玉,和鐵工的兒子小傑與父母之間的互相理解的橋段,隱喻底層人物後代對於父母的行業觀感,而在子女自我解嘲的同時,也以更多的愛包容父母。他想藉此呼籲,大眾能夠以更開放的視野,看待社會中的小人物。

過去許多不願提及自己父母行業的工人子女,因認為父母職業是平庸的,而羞於提起。最令鄭芬芬感到欣慰的是,就在《做工的人》播出後,從事工人行業的父母因此產生共鳴,更樂意向孩子分享行業裡的點點滴滴,原先兩代因不理解而產生鴻溝,透過《做工的人》搭建的橋樑,有了進一步的對話,達成相互理解、尊重。

苦韻偕甘 心血淬鍊成晶

「寫劇本是痛苦的根源,同時是療癒的過程。」鄭芬芬坦言,當寫作遭遇瓶頸時,他的解決方式是投入新的劇本,即便可能再次陷入泥沼,卻也透過反覆爬梳及不間斷地修改,篩選出更優良的劇本。拍攝前後的過程中,他更懂得克服自己受挫的痛苦,並在與演員及專業領域人員的協調中,汲取經驗作為今後創作的素材與人生養分。

談及未來,鄭芬芬表示,會樂於嘗試拍攝各種類型的創作,他也願意涉略多方面的領域,不只滿足創作慾,更希望將社會角落的溫暖故事帶給社會大眾,呈現他內心純粹的感動。

註1:建築成本低,遇震搖晃程度小,由於隔音較佳,cp值高,台灣有九成建築都是RC鋼骨結構建築

註2:普遍用於15至25樓的中高層建築,具耐震與住宅舒適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