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藝】不被看見的主流之外 王可元以堅持翻轉自我

【記者/李茵綺、童建儒 首圖/王可元提供】

演員王可元憑藉著在電影《情色小說》中飾演男主角王振宇,入圍2019年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同年出演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因劇情議題特殊,在社會中發酵,逐漸打開知名度。面對未來的演藝之路,王可元期盼,能勇敢面對人生課題,讓自己繼續前進。

2019年社會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隨機殺人事件帶出媒體自律、死刑存廢議題。在劇中,隨機殺人犯李曉明身穿灰色外套,壓低著藍色鴨舌帽,在影廳梯間等待。直至槍響時分,犯下無差別殺人案,傷及21人,並造成9條生命逝去。

「我想透過詮釋所飾演的角色,讓大家理解角色所面臨的生命輪廓。」飾演隨機殺人犯李曉明的王可元說到。

照片:王可元提供王可元期盼,能勇敢面對人生課題。(照片:王可元提供)

現年32歲的王可元就讀大學期間,在校園中遇見廣告業內經紀人,詢問參與廣告演出意願,秉持著對從未嘗試的事物所懷抱的好奇,就此投入廣告拍攝,一路往戲劇圈發展至今。

外貌非主流 演藝之路備受挑戰

2018年上映的電影《情色小說》,是王可元首次擔任男主角的影劇作品。劇中,他飾演小兒麻痺患者吳振宇,並擔任女主角的影子寫手。而飾演女主角的黃采儀除了是王可元的對手演員外,更是幫助他繼續走在演藝之路上的恩師。「回想起來很有緣,采儀老師的行程緊湊,剛好那一年她決定放慢步調,才有時間開課。」2016年在演員葉星辰的推薦下,王可元參與了黃采儀所開設的表演訓練課,也從中獲得繼續演戲的動力。

「當做一件喜歡的事情,但沒有得到一定的成就感,總是會開始懷疑自己。」他坦言,因自身較不符合主流外貌,導致無法符合多數試鏡篩選上的審美條件,試鏡屢遭拒絕,因而浮現終止演戲的念頭。

照片:王可元提供電影《情色小說》是王可元首次擔任男主角的影劇作品。(照片:王可元提供)

直到在表演訓練課中,透過情緒記憶的開發,讓王可元重新找回在演藝之路上前進的動力。他提到,在課程中,黃采儀總在他想要放棄時,陪伴在一旁,帶著他尋找想放棄的原因。王可元形容,黃采儀對他而言是股溫柔堅定的力量,協助他渡過想放棄演戲的時光。

「擔任演員最辛苦的是沒有被注意到。」王可元對演戲的堅持,直到2019年,以作品《情色小說》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加上同年演出《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劇情引發大眾熱議,才逐漸被業界看見,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照片:王可元提供王可元形容,黃采儀對他而言是股溫柔堅定的力量。(照片:王可元提供)

在演藝生涯中,王可元自述每部作品都讓人難以忘懷。他分享,拍攝《親愛的房客》時,和演員吳朋奉對戲讓他感到相當緊張,認為「全世界都要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好在第一顆鏡頭後,緊張情緒漸緩,讓他順利將專注力拉回自身角色上,順利完成拍攝。除《親愛的房客》外,在拍攝《情色小說》期間,王可元深受導演林孝謙及編劇呂安弦在拍攝上的指導,他提到,當時劇組的革命情感,直至現在都還令他難以忘懷。

詮釋角色輪廓 傳達同理與溫柔

「成為演員後,理解到人有很多面向,這些面向你我都有,只是有沒有被看見而已。」為了讓角色能在鏡頭前真實呈現,王可元提到,在演出時,總會提前15分鐘到片場冥想,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習慣拍攝空間,以最佳的狀態演繹角色。他期望,透過自己對角色的詮釋,讓觀眾更加了解每部劇中飾演角色所面臨的人生輪廓,以溫柔的心態學會同理每個人事物。

照片:王可元提供王可元認為,即使摸索後發現失去熱忱也無妨。(照片:王可元提供)

勇敢嘗試未知 挑戰人生課題

從畢業後進入電視台實習,到現在成為一名演員。王可元建議,「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去嘗試沒做過的事,不要因卻步而留下後悔。」他認為,即使摸索後發現失去熱忱也無妨,最重要的是透過不斷嘗試,找到自己所喜愛的事物。

「前進未知有很多恐懼,但更可怕的事情是停在原地。」王可元鼓勵讀者,勇敢面對人生之中每個瞬間所帶來的課題,才能繼續前行,讓生命中的課題,帶著自己前進,到無法預測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