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藝】記錄社會真實的樣貌 我們同是《太陽的孩子》

【記者/黃麒珈、黃雯婕、蔡孟築 攝影/謝珮瑜】
有別於強調聲光效果的好萊塢英雄電影,國片《太陽的孩子》呈現的是你未曾有過的「心」感動!第52屆金馬落幕,本片雖無緣奪得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新演員獎,但由阿美族歌手舒米恩深情詮釋的主題曲《不要放棄》,打敗呼聲最高的國民情歌《小幸運》,榮獲第52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電影《太陽的孩子》,探討人與土地間的關係。(圖片取自網路)

《太陽的孩子》由導演鄭有傑及勒嘎.舒米共同拍攝,劇情改編自勒嘎.舒米2013年所拍攝的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透過台灣社會紀實,探討新聞取材價值偏頗、原生土地的利益爭奪等議題,並呈現原住民族對家鄉的真摯情感。電影預告片上映後,短短一日就超過十萬人點閱,鄭有傑與勒嘎.舒米表示,期望能藉由電影,讓台灣人更珍視自己從小生長的這塊土地。
電影取名《太陽的孩子》,鄭有傑分享,「太陽」為人所依,散發出的熱能量能夠滿足人們的生存條件,原住民文化中也多以太陽作為信仰象徵,太陽不僅代表多元族群的意象,同時也象徵著生命的起源,人類同是太陽的孩子,應要彼此尊重,平等生存。
《太陽的孩子》由導演鄭有傑(左)、勒嘎.舒米(右)共同拍攝,盼讓大眾看見人性的力量。
鄭有傑分享,「很多事情我以為透過資訊就能知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很多我不知道甚至是一輩子也不可能明白的事,若都以我的角度來著手,那反而會流於一種傲慢」這次和勒嘎.舒米攜手,透過彼此經驗交流,才讓這部以花蓮港口部落居民為題材的人文電影,能走入許多人的心底,並喚醒台灣人對故鄉遺忘已久的熱情。
  鄭有傑表示,電影取名「太陽的孩子」是由於每個人都需要陽光才能生存。
除了對土地的關懷,《太陽的孩子》也探討不少新聞議題。對於現今媒體生態,鄭有傑認為,同為媒體人,與其抱怨不如實際改變,透過電影紀錄,盼傳達台灣社會的聲音,讓大眾聽見,我們生長的台灣正在發生的事情。他也指出,目前的台灣社會,難以包容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似乎認為彼此觀點不同就難以和諧共處,他認為,台灣為多元族群社會,應試著了解彼此的文化,多去理解和包容。
 
《太陽的孩子》演員多為素人,盼能呈現最真實與自然的樣貌。(圖片取自網路)
自小在台南長大的勒嘎.舒米則分享,退伍後回到花蓮陪伴母親,卻驚覺故鄉景色不再單純,為貼近如今陌生的土地,便開始著手影像記錄,他分享,「透過鏡頭,拉近了我與部落的距離,是認識自己和原鄉文化的媒介,也因此讓我認識了更多的人。」非攝影本科出生,但他仍藉熱情,拍攝出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他認為,人生其實不須太多猶豫,鼓勵青年,有夢想就該勇往直前,不要遲疑。
《太陽的孩子》劇中演員多為素人,提及演員的擇選,鄭有傑透露,花蓮港口部落村民擁有的生活經驗,與劇中原設定人物相符,因此選定當地族人來擔演劇中角色,如此才能最自然的詮釋出對土地的情感。「紀錄真實」是電影拍攝的初衷,而「人性」,則是導演在這部電影中最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一部份。
《太陽的孩子》盼讓台灣人重視讓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圖片取自網路)
鄭有傑表示,本片以淺顯易懂的敘述,展現導演們想傳達給台灣人的價值觀點,並藉由電影和觀眾互動,希望所有年齡層的觀眾都能重視自己故鄉的土地,同時也以最柔軟的拍攝手法來描繪「人性」的力量,較不多著墨於激烈的衝突場景和艱澀難懂的劇情片段。
《太陽的孩子》以最真實的畫面,讓台灣人重新審視自己家鄉在現代化後所發生的改變,以及傳統生活與資本主義間的拉扯,族人靠自己的力量重新修復水圳,讓土地重獲新生。這部由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共同執導的電影帶給台灣人溫柔的歸屬感,期望同是太陽孩子的你我,勇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告訴自己,告訴大家,我來自福爾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