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专题】消防员咨商资源分散 灾后压力难纾解

【记者/粘菀瑄、姚希亮、陈畇蓁 首图/Pixabay】

今年4月2日台铁408次太鲁阁号发生翻覆事故,花莲县、台北市与新北市等消防大队,夜以继日投入救灾行动。为协助民众脱离困境,消防员须近距离、长时间停留灾害现场,却使他们身心暴露于巨大压力之下。然而,目前消防员可使用的心理辅导资源不仅散落在各县市,也未建立完整制度追踪消防员身心状况,成为他们排解心理压力的困境之一。

曾任新北市消防局第三大队龙源分队的队员戴志毅入行超过15年,过去投入八仙水上乐园粉尘爆炸事故(以下简称为八仙尘爆)、沙仑海水浴场命案及台南维冠大楼倒塌等重大救灾行动。在八仙尘爆中担任救护总指挥官的他,回想起当时情形,“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消防员救灾后压力缠身

八仙尘爆救灾现场遍地哀嚎,500多人受伤、近50人倒地无法行动,当时共启用100台以上救护车运送伤患。戴志毅回忆,受限于八仙乐园地理环境,1次只容许1台救护车出入,导致来自各地的救护车全堵在八仙乐园出入口,无法进入。于是,他与另一名高级救护技术员,紧急在出入口处设置第三大量伤患处理区,将所有伤患搬运至园外处理,才得以快速消化伤患。

救灾结束后,戴志毅与消防同仁的心情久久无法恢复。他说,即便许多人早已回到消防局待命,仍无法好好休息,只能透过网络社群分享救灾心情,抒发出勤后的心理压力。

戴志毅坦言,八仙尘爆带来的阴影,让他开始排斥人潮众多之处,也总认为四周充满危险,下意识在心中设想灾难发生时的应对处理。甚至透过家人谈话才得知,自己救灾后长时间出现说梦话、磨牙、易暴怒及摔物品等行为。

据消防员工作权利促进会资料显示,台湾消防员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以下简称PTSD)的盛行率达到9.2%,压力源可能来自社会事件、重大救灾、同僚殉职、家庭及工作压力。

IMG_9900台湾消防员罹患PTSD盛行率高达9.2%。(图片来源/Pixabay)

咨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副理事长罗惠群指出,一般而言,PTSD患者可能出现睡眠困扰、反复做恶梦、经常出现灾难画面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若消防员罹患PTSD,却无法有效获得情绪纾解,将导致工作情绪不佳,影响出勤专注度及专业表现,大大增加救灾现场的危险。

若想避免消防员结束大型救灾行动后,产生过高心理压力,应在第一时间关心消防员身心状况,以降低罹患PTSD的可能性。然而,消防员目前仅能使用消防局提供的团体咨商辅导,或各县市政府设立的“员工协助方案”(EAP),并无专属心理咨商管道。

经历重大救灾事件后,消防局多与民间团体合作,提供消防员团体咨商辅导。但戴志毅认为,在众人面前坦承心理问题并不容易,且事后须缴交心得报告,变相成为消防员的负担,影响参与辅导意愿。罗惠群也指出,心理咨商师与病患间的信任需长期培养,因此讲座形式的团体辅导课程,成效更受限制。

受限职务 消防员辅导意愿低

消防员平常可使用的心理辅导资源,是各县市政府人事室设立的员工协助方案(以下简称EAP)。EAP为一套运用于工作职场的方案,目的为发现并协助员工,解决可能影响工作效能的个人问题。以新北市为例,新北市EAP提供消防员每人每年4次心理咨商服务,每次以1小时为原则,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五的早上9时至下午5时。

(全部照片皆出自pixabay)消防员工时长、休假少,难与政府心辅机构有效配合。(图片来源/Pixabay)

然而,消防员做二休一制度及执勤时间不确定、需随时待命的特性,导致EAP对他们的帮助十分有限。消防员权益促进会秘书长朱智宇解释,由于消防员工时长、休假少,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心理辅导的意愿低落,因此难以与政府心辅机构有效配合,即便多数消防员了解EAP,仍无法彰显其辅导效果。

EAP若能在消防员勤务过于繁忙时,配合其工作时间,则有望提高使用意愿。戴志毅建议,EAP应视情况规划心辅资源使用的优先级,第一时间安排现场救灾人员进行辅导,降低心理问题产生的风险,也为权宜之计。

建立专属三级辅导系统 消防单位配合成关键

戴志毅强调,“消防员目前很需要专门的心辅体系”。他以警政署所设立的心理辅导室“关老师爱心园地”为例说明,该心辅体系将警察压力划分三级,分为初级事前预防、次级事中危机处理、三级事后追踪处遇,并提出因应策略。他认为,消防员的心理问题正日益扩大,应依照其工作内容,建立属于消防员的完善辅导机制。

在消防员辅导机制尚未建立的阶段,消防单位积极协助显得十分必要。无论是调整消防员职务内容、团队间相互照应、增加个人休假时间,皆为政策规划不力下的缓兵之策。不过,罗惠群指出,“心理病症的治疗,需透过系统性的解决。”因此,对于易受精神、心理创伤的消防员而言,推动三级辅导制度刻不容缓。

IMG_9894对于易受精神、心理创伤的消防员,推动三级辅导制度刻不容缓。(图片来源/Pixabay)

罗惠群指出,“从周围做起”是消防员三级辅导制度的根本。在初级预防中,消防员可以个人、家庭、健康、工作、生涯规划为指标,进行自我评估,培养自我觉察能力,而身边长官与同僚需适时从旁关怀。次级则在消防员出现焦虑、恐慌等中度症状时,透过消防单位转介至辅导机构,予以调节身心。若出现自我伤害,对工作、生命产生危害,便暂停职务、强制送医,服用药物治疗,作为第三级应对措施。

撕下“英雄”标签 创造友善咨商空间

消防员长期以来扮演既强壮又坚强的角色,导致他们习惯压抑与控制情绪波动,在慢性压力反应与PTSD中挣扎。因此,罗惠群说明,辅导消防员有别于一般民众,须打破“消防员不能懦弱”的印象,才能针对消防员身心状况,给予合宜治疗。

罗惠群进一步指出,大众必须放下对消防员抱有的英雄主义及性别框架,并建立“心理疾病等同于一般病症”观念,理解消防员遭受的身心创伤,使他们对心理辅导、就医治疗不再却步,进而建构出健全的三级辅导制度和友善咨商空间。

卫生福利部(以下简称卫福部)在太鲁阁号事故后,规划“0402台铁408次列车事故心理健康计画”,作为本次救灾人员联系当地卫生局的专责窗口,安排免费心理咨商与转介就医。但卫福部约聘副研究员纪皓仁坦言,计画因各地宣传不足,无法有效触及多数参与救灾人员。为强化计画执行,卫福部已发函至各救灾单位,落实计画目标。

若要避免消防员一再承受心理冲击纷扰,不仅政府需慎重其事,罗惠群强调,心理素质日常建立与预防,对消防员而言更是至关重要。他表示,在消防工作中,消防员应长期纪录个人情绪与关系状态。了解自身状况,不但有助于情绪调节,也能增加值勤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