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農業根底

▲農民利用自然農法,使稻米和鴨子相輔相成,創造有機的稻鴨米。

彼段日子,阮牽著牛

嘴裡含著草仔
彼段日子,天未光
阮就早早起
手裡舉著鋤仔頭
掘著一畝畝仔土地
不驚日頭不驚苦
那些結實仔飽穗
是咱滿腹的期待
彼段日子
辛苦煞毋怨嗟
窮赤煞猶原自在
因為阮知影自己做自己吃
永遠袂么著 
市內的憨大呆
勸恁愛會曉想
哪毋土地甲咱飼
一切繁華攏是夢

走入田野,農人們彎腰在稻間辛勤耕作,揮灑對土地的執著與熱愛。然而近年產業變遷,政府鼓勵休耕和土地徵收等不當政策,迫使他們放下鋤頭,離開家鄉,走入不熟悉的城市嘶聲抗爭。這樣迫切的盼望,使許多社運人士也一同響應,他們捍衛的,不只是僅存的土地,也是國家的糧食命脈。另外,農民們也不斷嘗試轉作等創新農法,強調友善土地和健康飲食,為農業找到新的生存方向。


稻鴨耕法 自然共生
每逢二月插秧季節,總能在綠油油的宜蘭三星稻田中,看見鴨子悠游的景象。稻鴨米創始人陳晉恭笑著說,父親總告訴他,土地具有家鄉與傳承意義,不可任意休耕。看著父親既使年事已高,仍堅持親自耕種大片農田,陳晉恭深切感受到父親對土地的情感,便毅然決然放棄台北的工作回到家鄉,幫忙管理農地,並研發出「稻鴨米」耕作方式。
一腳踏入農耕工作,至今已七年,陳晉恭為了將傳統稻作法轉型有機農業,增加競爭力,創立稻鴨共生的技術和行銷流程,讓稻鴨米品牌逐漸成型。他說明,由於家中為養鴨世家,早期游牧時,鴨群常踏壞河岸的草地,而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禁止將鴨群放養河
邊,避免污染水源。於是,陳晉恭靈機一動,讓鴨群走進田間,不僅能夠幫忙清除雜草,糞便亦可作為肥料,這也就是「稻鴨米」農法的起源。
「不僅要了解種稻技術,還要有養鴨的基本概念,才能產出品質優良的稻米和鴨子。」陳晉恭認為,稻鴨米使用純天然的栽種方式,是順應環境、尊重大自然的循環法則。另一方面,不添加農藥的農作物,也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觀,充分展現有機農業的核心概念。
陳晉恭說,老農擁有豐富的栽種經驗,也在多變環境的磨練下,逐漸累積智慧。由於農耕工作往往需順應天氣、環境等變因,若換了耕種地區,就需要重新設計農法,而這些概念只有長久與土地相處的老農才了解。因此,陳晉恭將田地交由老農從事田間管理,投注全額資產購買碾穀機、壓稻機等設備,並雇用返鄉青年操作機械,以及後續的行銷流程。
「我創造一個平台,供老農和年輕人合作,鼓勵農村青年回鄉,也可以避免老農被淘汰。」陳晉恭表示,機械化與生產組織化,是整個產銷班的基礎概念。他驕傲的說,現在產銷班共有十一個農民,年齡分布在三年級到七年級間,更有碩士生加入其行列,老少相互配合,開啟農村的新頁。
「農村無論在經濟或文化面,都是一個國家極重要的部分!」陳晉恭強調,農業擁有大自然的生命力,可不斷累積技術與智慧,是永續發展的再生產業。然而,他無奈的說,現今耕作人口普遍為高齡農民,許多老農即使擁有大片田地,卻只能用傳統農法耕作,不僅效力不佳,更不斷增強農村的推力。
陳晉恭坦言,即使明白轉作是農業新方向,但多數農民很難改變以往的耕作方式,即便接受轉作,也害怕因不熟悉新農法與地力狀況,導致產量驟降,這些對靠務農吃飯的農民們來說,都是無法承擔的風險。

▲青年串聯全台灣北中南的大學生,一同在凱道上抗議政府長期「以農養工」的政策。
資源搶奪 重工輕農

寒冷的凱達格蘭大道,聚集許多來自中南部的年邁農民,靠著年輕人的協助,齊聲吶喊「土地正義」。關心永續發展的台大農業推廣系學生陳怡君描述,許多老農聽到要來台北,還特地精心打扮,諷刺的是,此行卻是為了抗議政府的《土地徵收條例》而來。雖然天空飄著細雨,卻更加凝聚眾人熱情;隨著時間漸晚,街上農民越來越多,只為捍衛世代傳承、守護的良田。
事實上,《土徵法》的壓榨,只是眾多農業問題的冰山一角。因為過度發展工商業,導致現今農村逐漸凋敝,不再充滿綠意盎然的景色,取而代之的,是荒廢的農田以及年 紀衰老的農民。
 「我們的政府長期以『農業是為了協助工業』的模式在思考問題,導致農地不斷減少。」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說,戰後時期的經濟政策「肥料換穀」就是典型的例子。當時,農民須以一比一的比率,用穀物換取肥料,由政府轉賣日本,賺取外匯,並轉而扶植工業。她指出,這是政府對台灣農民的控制,讓農民無法將穀物運往城市自由販賣,導致變相剝削。
隨著台灣產業轉型,加工出口區蓬勃發展,致使農村人員流往都市。蔡培慧透露,由於肥料換穀政策,壓低糧價,在農村的工作薪資自然無法與加工出口區相比,許多農村人口因此選擇出走。
近年來,政府大量奪取農民生產資源,像是台北101、台中七期原先都是農地,但為了配合商業發展,已成為一坪動輒數十萬、百萬的高級住宅區。「不僅農地消失,連水資源也要跟農民爭搶!」蔡培慧提到,由彰化溪州鄉農民發起的「反中科四期搶水」運動,就是抗議政府奪取農民最重要的水資源。她痛心地說,政府在濁水溪中游建造攔河堰,將水資源供給麥寮六輕工廠、中科四期,侵犯農民用水權利,斷絕他們的後路。
蔡培慧語重心長地說,台灣發展石化工業,應和新加坡學習。新加坡石化業用水來自海水淡化廠,雖然成本偏高,但相較於台灣的石化公司每年上千億的獲利,實在是九牛一毛。
「農業不應只是扶植工業發展的踏板,它有著不同於都市的文化意涵。」蔡培慧表示,追求工商業進步雖然重要,但農村文化價值的保留在資本主義當道的時代,更是不可忽略的一環。
糧食存續 刻不容緩 
農業,存在著多種內涵。長期以來,政府關注產值,忽略農業保存與發展,使務農人口逐漸老化,農村文化瀕臨消失。 「我們可以一天不用i-phone,但是不能一天不吃飯啊!」世新社發所學生吳佳玲感慨地說,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為32%,代表有近七成的糧食是由國外進口,僅三成為本地自產。蔡培慧也表示,高度依賴進口糧食的情況下,石油價格波動,食物價格便會受到影響,這也是近年物價上漲的主因。
蔡培慧提到,日本政府在1995年便意識到糧食自給率低落的問題,便推動農業再生政策,改變食物加工方式,如米漢堡即在當時誕生;但到2005年止,此政策僅讓糧食自給率提升2%,凸顯改善的困難。她感慨地說:「其實我們都被騙了!」。
「一般人以為工業越進步的國家,對於農業就越不在意,但工業革命最早的英國糧食自給率卻有70%,德國更高達89%,美國為糧食出口大宗,糧食自給率仍有120%。」蔡培慧說明,台灣需推廣「食農教育」,從飲食習慣、食物加工等方面改    
變。
她建議,學校營養午餐可採購本地農產品,不僅能讓孩子吃得健康,更能幫助在地農業。
「為什麼要搶救農村?」蔡培慧解釋,農地具備氣候調節的功能,可涵養水資源,在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現今大量農地被釋出蓋廠房,土地變為水泥地,阻礙雨水下滲至土地裡,使得地下水匱乏。
目前台灣農村狀況也反映出社會現象,農村年輕人口外移,將孩子留在家鄉,產生隔代教養問題。另外,這也顯示都市工作薪資不足以負擔勞動者的家庭需求,而此肇因於政府短視年輕人,花一百多億推動22K政策,反而造成企業提供的薪資下降。
事實上,農村具有緩衝功能,能夠調節失業人口,讓失業者能返鄉謀生。台大農業推廣系學生陳怡君表示,政府應創造出讓年輕人能義無反顧從事農業的環境。蔡培慧說明,年輕人失業也是人力上的消耗,政府應鼓勵大規模青年進鄉,給予三年基本薪資保障,幫助他們務農、學習傳統工藝、行銷農業等,解決糧食自給和失業問題。

記者/楊佳穎、黃海惟、劉秉翰
攝影/楊佳穎、黃海惟
照片提供/陳晉恭、陳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