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藝】金鐘57特輯》入行12年破繭蛻變 余佩真藉《蝴蝶》探索愛與恨

【記者/莊榆欣、陳明遠 圖片/余佩真提供】

「每一次的入圍對我來說都是飛來一筆的善意與祝福。」數度入圍金鐘獎的演員余佩真,今年以《公視新創短片-蝴蝶》女主角蓮入圍第57屆金鐘獎戲劇類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談及入行12年的心境,余佩真表示,無論是演戲還是創作的路上,他渴望落實尊重,也追求通往無欲無求的道路,期盼未來能像蝴蝶自由自在地飛舞。

余佩真踏入演藝圈12年,除了曾為多部戲劇創作主題曲,同時也出演許多戲劇作品。他曾先後在2010年及2013年角逐金鐘獎座,更在2014年以戲劇《神算》女主角君雅奪下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獎,近期則在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擔任要角,演技備受肯定。

當敢愛敢恨的「蓮」遇上善於獨處的余佩真

「我感受到的蓮,是一個能為了信而信的人,那是他逃離痛苦世界的方式,當我理解這樣的他,也就能夠進入角色。」余佩真在《蝴蝶》劇中飾演個性機伶且富有生命流動力的女主角蓮,帶給觀眾敢愛敢恨、不在乎世俗束縛的形象。

對比劇中角色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自己,余佩真笑稱,現實的自己與劇中角色蓮完全相反,在現實的個性是屬於少根筋、反應較慢、不善社交且需要獨處的人,與能夠在社交場合從容自在、反應靈敏的蓮截然不同。

余佩真表示,接下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在劇中女主角蓮身上,看見了自己沒有探索過的人性面向,以及自己被蓮這個角色的複雜與極端所吸引。他也莞爾說道,演戲好玩的地方,就是每次演戲覺得自己擁有很多不足,不過對他來說,每一次的演出或創作也都是一場新的旅程。

余佩真對余佩真來說,每一次的演出或創作都是一場新的旅程。

愛恨交織本就是最難以掙脫的束縛

「為何這樣一個奔放、活在當下的人,卻會替精神、肉體虐待自己的媽媽做盡傷害人們的事?」在《蝴蝶》劇中,余佩真飾演在台灣極權體制下,被母親進行地下交易及注射藥物來賺取不正當利益的女兒,儘管受到母親凌遲,他仍不屈服於現實,堅定追尋內心的自由。

對於蓮的矛盾與內心拉扯,余佩真認為,是否蓮的媽媽曾經對他很好,甚至是救命恩人,而蓮一直記得媽媽曾經的好,也相信著他會變回原來認識的那個媽媽,所以才一直順從、用以往的方式一直愛著他。

「恨一個人不是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而是在恨裡面仍帶有愛才是最難的。」余佩真也提到,從這個切入點想像,似乎就能找到蓮為何能替媽媽做這些事情的動機,加上角色鮮明的性格設定,將蓮的想法內化再反芻,彷彿就找到這個人的血跟肉。

破繭而生 在《蝴蝶》尋找蓮的模樣

在戲劇《蝴蝶》的其中一段劇情,是蓮的母親為了懲罰蓮,將他綁在電椅上虐待,余佩真則演活蓮的痛苦、掙扎以及生死不如的表情。對此,他也透露,拍戲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是「鏡頭語言」,像是劇情有一幕需舉槍傷人,對於如何在鏡頭前呈現用槍戕害頭部與血液四濺的特效相互配合等,皆需要很多技巧。

余佩真余佩真透露,拍戲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是「鏡頭語言」。

余佩真也提到,拍攝過程有武行老師協助指導動作,包括教導在鏡頭前如何微笑的被掌摑,或是在使用電儀時看起來更逼真,許多的訣竅和細節,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

除了鏡頭語言,余佩真也透露,在戲劇拍攝前大約只有兩週的準備期,加上《蝴蝶》的導演是外國人,導致劇本非常不口語化,當時他逼迫自己快速找到蓮的形象與思考邏輯,並將台詞轉化成比較口語,由於尚未摸透就要替角色發聲,這個過程令他相當苦惱。

追求無慾 實踐尊重

「在離開慾望前,要先穿越它、理解它。」在《蝴蝶》劇中,權貴為了滿足被禁錮的自由所產生的貪慾,不惜犧牲無辜只因自己想逃離獨裁政權的統治。余佩真分享,自己一直追求無欲無求,當人們有任何慾望或執著,都是心靈上的一種不自由,但我們也必須認真面對自身的慾望,透過自我滿足到一個自在的境界才能離開它。

除了提到自身追求無欲無求之外,余佩真提到另一個追尋的目標便是渴望自己身體力行「尊重」。他說明,現今會有網路霸凌或引發口戰的情況發生,是因為某種程度上人們沒有去理解尊重,且公眾缺乏尊重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這正是現今社會所面臨的問題。

「你仍舊可以保有你的思想,但我也可以。」余佩真也向大眾喊話,必須去學習尊重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而不是遇到與自己想法相反的人就想表達出來,結果終究只會延伸成論戰,並期盼他本人可以力行自己所相信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