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艺】金钟56特辑》郑芬芬细描《做工的人》 藉喜剧述说小人物无奈

【记者/颜珮绮、张思妍 照片/郑芬芬提供】

导演郑芬芬在2009年以电影《听说》斩获名声,更在2018年以电影《快把我哥带走》打开中国市场,在中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作品《做工的人》以诙谐的手法,述说工人生活中的无奈,成功引起大众关注,更获得第56届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导演奖,并入围7项奖项,成为今年金钟奖的大黑马。

《做工的人》改编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散文。郑芬芬看完书中〈走水路〉一篇,受文中工人面对生活的无奈所感动,便以此篇作为故事基底,沿用书中角色,发展成共六集、每集六十分钟的剧集。《做工的人》藉喜剧包装工人的日常劳动样态,和面对生活的辛酸与感慨,他期盼观众接触社会底层时,能多一份理解,感同身受的对他们释出善意。

勇闯重重难关 热情感动诸神

郑芬芬坦言,《做工的人》在拍摄、选角时困难重重,场景的选择尤其如此。他为了真实还原工人们面对钢筋水泥的压迫感,坚持在实际运行的工地取景。

郑芬芬还说,由于台湾经济消沉,北部工地普遍是采取较低矮的“R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注1),出于钢架结构和建材颜色的关系,在郑芬芬对美学的要求下,剧组便前往南部寻找楼层较高、结构合乎拍摄需求的SRC钢骨结构建筑(注2)。

LINE_ALBUM_20211030_211201_0
郑芬芬坦言,《做工的人》场景选择困难重重。

然而因拍摄时程与施工日程有冲突,在工时延误导致经济损失的考量下,大部分的建商都不愿出借。就在剧组找遍整个台湾,却都找不到适合的拍摄地点而感到心灰意冷时,当时剧组前往台南庙宇拜拜,却意外发现庙的旁边,正好有一个和导演画的场地图极为相似的工地,经过一连串的协谈后,建商的董事长便欣然同意租借。

且在拍摄过程中,董事长甚至自行将直升机升上空,拍下工地风景照,郑芬芬看到时既满意又欣喜,笑说:“真心想做一件事时,宇宙电波都会发送过来。”在诸多神明的帮助下,看似不可能的事,也逐渐步入正轨。

有别于映现生活悲苦 彰显工人独特的可爱

“其实越是苦的人,他们会用更乐观的方式来面对生活。”郑芬芬提及,台湾影剧惯以悲情的笔法描绘底层人物,但郑芬芬实际观察,生活中工人会透过开个玩笑、讲讲粗话抒解生活苦闷,正因为生活方方面面的艰苦,他们更懂得以乐天的姿态面对关卡,以宽阔的心境对待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工人的世界大众难以接触。郑芬芬认为,跳脱惯用叙事模式,以轻松幽默的手法执导,让观众亲近底层人物的生活,进而以同理心理解他们。他期待,透过呈现小人物旺盛的生命力,能让观众更愿意关注工人们的处境。

LINE_ALBUM_20211030_211201
郑芬芬期待,透过小人物旺盛的生命力,让观众关注工人们的处境。

翻转世俗框架 跨世代因沟通而理解

郑芬芬提及,底层人物同样拥有后代,他想透过剧中性工作者的女儿小玉,和铁工的儿子小杰与父母之间的互相理解的桥段,隐喻底层人物后代对于父母的行业观感,而在子女自我解嘲的同时,也以更多的爱包容父母。他想借此呼吁,大众能够以更开放的视野,看待社会中的小人物。

过去许多不愿提及自己父母行业的工人子女,因认为父母职业是平庸的,而羞于提起。最令郑芬芬感到欣慰的是,就在《做工的人》播出后,从事工人行业的父母因此产生共鸣,更乐意向孩子分享行业里的点点滴滴,原先两代因不理解而产生鸿沟,透过《做工的人》搭建的桥梁,有了进一步的对话,达成相互理解、尊重。

苦韵偕甘 心血淬炼成晶

“写剧本是痛苦的根源,同时是疗愈的过程。”郑芬芬坦言,当写作遭遇瓶颈时,他的解决方式是投入新的剧本,即便可能再次陷入泥沼,却也透过反复爬梳及不间断地修改,筛选出更优良的剧本。拍摄前后的过程中,他更懂得克服自己受挫的痛苦,并在与演员及专业领域人员的协调中,汲取经验作为今后创作的素材与人生养分。

谈及未来,郑芬芬表示,会乐于尝试拍摄各种类型的创作,他也愿意涉略多方面的领域,不只满足创作欲,更希望将社会角落的温暖故事带给社会大众,呈现他内心纯粹的感动。

注1:建筑成本低,遇震摇晃程度小,由于隔音较佳,cp值高,台湾有九成建筑都是RC钢骨结构建筑

注2:普遍用于15至25楼的中高层建筑,具耐震与住宅舒适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