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園]看見台灣 美麗與呻吟

記者/林惟崧 攝影/林惟崧

 有人說,台灣很小,是個鬼島,但也少有人親自踩踏台灣每一寸土地,也從來沒有人像齊柏林一樣,用神的高度去俯瞰台灣,首次嘗試空拍攝影來記錄台灣,齊柏林老師與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斥資近億元台幣,耗時三年,共同完成紀錄片-「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監製曾瓊文分享拍攝過程中的艱辛。

 曾瓊雯擔任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製片、「看見台灣」監製,於十一月八日受邀到世新大學演講,和同學分享拍攝的艱辛與感動。「看見台灣」全程用直升機空拍紀錄,所費不貲,曾瓊文說,齊柏林老師幾乎是傾家蕩產,租一台直升機一小時要將近九萬塊台幣,相當於一分鐘要價一千五百元,也因為租金高昂,每一次拍攝都十分珍貴,空拍攝影所使用的攝影機也是大有來頭,機身整組組裝起來重達六十公斤,由美國購回空拍專業器材CINE FLEX也要三千萬元台幣,裝置機鼻的地方,並連接到後面機艙的螢幕搖桿操縱,曾瓊文說,齊柏林習慣坐在飛機側門,雙腳懸空在外,後面綁著一條安全帶,傾身向前拍照,但有次卻因全神貫注,直到降落才發現全程未繫安全帶。
講者以投影片介紹拍攝電影時用來空拍的專業攝影機,要價高達六十萬美元。
 「當我和老師在高空時,我知道我深深愛著這片土地,挖土機挖走的每一片土壤,都像是挖走我的一塊肉。」曾瓊雯老師分享,看見台灣所想要表達的,不僅是台灣的美,還有他那無聲的吶喊,電影從一開始呈現陽明山、黑面琵鷺、山林、西部海岸,進入到台灣市井小民的生活,農田收割、節日喜慶、都會風采,接著畫面一轉,一幕幕的災害紀錄,廢土傾倒、海洋汙染、山地崩走,控訴人類對自然的迫害,但是台灣是一個物種豐富、千變萬化的福爾摩沙,導演再把梅花鹿、黑熊、瑰麗的農田風景、峽谷的壯闊傾訴自然的美好,「我們希望,讓大家也可以看見你不曾看到的美麗。」曾瓊文說,最後用民俗的祈福、敬天儀式,寄望人民可以愛護我們的台灣。
與會民眾一同欣賞看見台灣預告片,並肯定導演拍片努力。
 「看見台灣」拍攝時間長達三年,過程中間一度想放棄,在花蓮瑞穗取景的時候,由於梅雨季的關係,整整八天無法拍攝,細雨綿綿不斷,盼不到一個好天氣,導演走在濕漉漉的田埂,一踏進去就是一個四腳朝天,滿身泥濘,模樣狼狽不堪,再回去換洗的時候,發現空氣濕度改變,隨即召集所有工作人員,終於在苦苦等待之後拍到瑞穗令人驚豔的美景。而海報上的前導照片,則是在花蓮的瑞穗的農地上,在收割稻子的時候把稻田化成許多個大腳丫,形成神秘又壯麗的麥田圈,整整花了五個月的醞釀。
 曾瓊文說,齊柏林老師想要鼓勵大家,而不是責備、批判,希望眾人可以為台灣的環境盡一份心力,只是一味的批評不一定有用,透過影像畫面提醒,我們的環境急迫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導演齊柏林雙腳懸在半空中,傾身向外,熱衷於拍攝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