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鬥陣

官將首在廟會遊行中扮演著管理秩序的威嚴角色,炯炯有神的雙眼流露出他們心中對陣頭的寄望。

鼓聲四起 
鞭炮齊放      
神將搖擺向前
腳下燃起爆竹煙硝
模糊世人雙眼
只見刀光血影


傳承的雙手
溫柔繪出對信仰的執著
迷失的少年
在華麗莊嚴的陣法中
尋回絢爛自我

官將臉譜的威嚴,兵器交錯的聲勢,豔陽下,沿著臉頰流下的汗水滴落鼓面,將陣頭技藝的氣魄表露無疑。一舉手,一投足,藝陣團體用肢體,生動刻劃庶民文化的美。過去大眾對廟口聚眾的幫派迷思,逐漸昇華,陣頭儼然成為兼具力與美的藝術代表。從傳統到創新、從廟埕到國際,無論表演形式如何轉變,陣頭人的扮將精神,將逐漸內化於台灣民眾心頭,永續傳承。

國片助陣 反思傳統

耳邊傳來一陣鼓喧,官將神偶對上節奏,手持兵器,在一連串的俐落動作中,跳出台灣人的驕傲。電影《陣頭》從每個跳將的角度、鼓聲的連結、與神偶間的互動,紀錄藝陣團體發揚本土文化的過程,揭開肅穆臉譜下的秘密。
「陣頭小孩也有他真實跟可愛的一面。」《陣頭》導演馮凱說,過去幫派份子利用組陣頭的名義趁機聚眾滋事,導致人們認為「跳陣頭的人都是流氓」,這對他們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馮凱推掉所有戲劇邀約,帶領劇組走訪全台,甚至將整套鼓藝搬至山頂演出,背鼓上山的汗水,環島風吹雨淋的疲憊,持續兩年的拍攝,只為了訴說一個神祕的在地人文故事。
以往對陣頭文化一知半解的馮凱,經由長期拍攝的體悟,陣頭對他來說,不僅僅只有畫面和故事,而是一種信念。他說,陣頭在繞境時幫眾神明開路,因此要走在最前面,電影也是從這樣的精神發想,引導觀眾在感動之餘能省思台灣傳統文化的價值。
除了劇中的九天民俗技藝團之外,曾參與《電哪吒》拍攝的哪吒劇坊,也致力於推廣陣頭文化。劇坊團長高志宏表示,為了不讓台灣傳統技藝汙名化,他在十八歲時成立哪吒劇坊,目的就是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社團。
團員林俊瑋表示,從小時常接觸廟會活動,對於官將十分有興趣。起初家裡極力反對,但經由父母與團長的溝通協商,三年前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陣頭技藝,今年還代表台灣參演國際的旅展。
「到哪個崗位做什麼就要像什麼!」為了呈現完整的演出,團員們積極練習,證明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目前就讀台大研究所的陳清禮則透露,週末固定的陣頭團練是他抒發課業壓力的管道,他提到,每次出團表演時,看到年邁的婆婆虔誠地跪在地上祈福,跳陣頭的感動與使命感油然而生。
曾有人對哪吒劇坊質疑,認為參與廟會即是幫派,但高志宏堅持陣頭是個具有美感的表演,也足以代表台灣文化。此外,今年哪吒劇坊與董事長樂團合作,在海洋音樂祭的舞台上跳起官將舞。高志宏強調,陣頭文化已逐漸轉型,在傳統中結合流行元素,躍上舞台及大螢幕,開創台灣傳統技藝嶄新的一頁。

▲畫上臉譜相當於換上官將面貌,團員們收起平時嬉戲玩鬧的模樣,以示對神明的敬畏。

技藝轉型 舞台留影

磅礡的氣勢、華麗的臉譜,陣頭總能為台灣傳統民間廟會及喜慶中增添許多色彩。早期,陣頭環境較單純,成員的年齡層大多為中壯年,平時聚集在廟宇祈求農作物順利收成,休耕時便開始參與廟會活動;至今工商業崛起,工作機會增加,人員漸漸流失。私人的陣頭團體便大量吸收翹課逃家的青少年,導致人們將陣頭聯想成流氓的大本營。
哪吒陣頭劇坊團長高志宏表示,從小家境貧困,常被家人寄放在廟中,也因此接觸陣頭文化。他提到,從前在同儕中表現並不突出,在外生活後,發現自己除了會跳陣頭之外一無是處,因而對人生感到茫然,直到自己的技藝受到肯定,才逐漸從廟埕表演中找回自信。
「文化一定要隨著時代改變,假如不改變,便會被社會淘汰。」高志宏說,不願曾經伴隨自己成長的文化,被他人曲解貼上流氓的標籤,因此,創立了哪吒劇坊,將傳統陣頭結合時下潮流,推上舞台,並設下一套完整的規範,希望陣頭給他人的印象不再只是「夾腳拖配檳榔」,而是專屬於台灣的藝術。
此外,為了使陣頭表演更加精采,高志宏開始研究傳統步伐、概念及其涵意,除此之外,也加入現代元素,請影劇學校的老師來指導動作、設計師彩繪基本圖騰等。他神采飛揚的說,不僅要改良裝扮,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對神祇的尊敬,將陣頭當成自己的使命。
然而這段轉型之路,曾遭許多保守派的質疑,甚至有幫派份子上門找碴。例如,白色在傳統習俗中,多用於喪事場合,但對於哪吒劇坊來說,卻是舞台上最亮眼的顏色。「我們是在反傳統裡,仍保留傳統!」資深團員郭建宏專注的說,即使遭受到許多反對聲浪的撻伐,他們依然堅持這項改革。他強調,雖然在表演形式上做出許多改變,但心中依然保有對虔誠信仰的堅持,不曾遺忘。
「廟會本身就是一個藝術,但要讓此藝術更專業、更精緻化。」高志宏表示,傳承,不該只是停滯不前,唯有找出缺點並加以改變,才能永久保存下去。他說:「陣頭本身就是令人讚嘆的藝術品!」從臉上的手繪紋路到服裝上的細節,都由師傅們花費多日製作而成。一雙雙佈滿皺紋的雙手,熟練地將厚紙板黏貼裁型、組裝,貼上金箔,並加上細緻的手繪紋路。而繪畫臉譜的每一筆、每一種色調都充滿美感,這些藝術的傳承更應被重視。
高志宏笑著說,到國外進行推廣時,曾聽到外國人說:「天啊!我從來都不知道有台灣這個地方,看了這個表演後讓我很想到這個國家看看!」他說,陣頭文化的發揚應先與台灣人分享,以達到當初「不忘本」的理想,進而致力於將陣頭文化推上國際舞台,發揚獨特的傳統文化,讓台灣因此名揚國際。

走出廟口 享譽國際

近年來,台灣民俗技藝轉型成功,陣頭文化逐漸踏上國際舞台,成為代表台灣的藝術之一。高志宏表示:「哪吒劇坊是台灣第一個走入西方世界的陣頭表演團體。」他笑著說,起初文建會是邀請另一個團體,後來因其觀念過於傳統,便選擇在表演中融入新元素的哪吒劇坊,也因這樣創新的作法,使他們獲得許多國外演出邀請,更引領風潮,寫下陣頭表演的新頁。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林茂賢提到,當陣頭表演從廟口搬上國際舞台,代表台灣本土文化已受到認同與肯定。隨著創新的陣頭表演興起,人們不再僅以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來宣揚台灣形象,而是用廟會中帶頭的「大仙尪仔」或「官將首」代表台灣。
曾為馬來西亞高蹺隊的哪吒劇坊團員陳清禮表示,幾年前去新加坡參演,無意間看到台灣陣頭精湛的演出,深受震撼。後來前往台灣求學,決定再度尋找那心中的悸動,並找上了哪吒劇坊。陳清禮興奮地提到,在辛苦練習數月後,第一次參與演出並正式「開臉」畫上臉譜,對他來說是一種肯定與鼓舞。能讓一個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國學生,參與並對此台灣記憶產生興趣與感動,是陣頭的驕傲與魅力所在。
「陣頭不只是一種表演藝術,它是一種社會連結。」林茂賢表示,一般人印象中的陣頭意義是宗教信仰與廟會表演,但對跳陣頭的人而言,其實是為了感謝老天爺保佑,使今年作物豐收、家人平安,且以信仰為凝聚力讓大家參與的公共事務。
俗話說:「輸人不輸陣!」跳陣頭的青壯年總會絞盡腦汁,研究新的陣法,甚至連服裝上的繡法和臉譜也相當講究。高志宏堅定地說:「扮什麼像什麼!」猶如運動員一般,捍衛勝出的驕傲;抱著榮譽與感恩的心態答謝神明,並保持莊嚴的態度去呈現角色,這些都是陣頭人至高無上的信仰。
分享跳陣頭的喜悅,與幫助誤入歧途的孩子,是高志宏創社的精神。高志宏感慨地說,不希望從小陪伴自己成長的陣頭文化,受到他人的誤解與利用,因此積極推廣它的正面意義。他希望,陣頭文化蓬勃發展之餘,不要失去傳統的面貌與在地的信仰精神,讓新一代的孩子能更了解,台灣最根本的庶民文化,感受陣頭之美。

主編/張韻婷、張曼蘋
記者/張韻婷、張曼蘋、林立婷
照片提供/哪吒劇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