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专题】家将团体受污名 投身演出盼大众欣赏传艺之美

【记者/朱英凤、刘宇珊、陈安婷 照片/吉兴堂提供 首图/Pixabay】

在绕境和传统祭典中,经常能看到八家将挥舞法器、替人降妖除魔,然而由于部分跳将本身作为不当,加上媒体塑造的负面形象,使认真参与家将的团体连带遭受污名化。其实绝大多数的八家将团,都与大众印象中充斥暴力冲突不同,大多保持着不同理念、态度,为了传承将团文化而投身于此。他们期盼社会能以更客观、艺术的角度看待,而非因少数负面例子,就全盘否定八家将。

阵头神明遭误解 网络用语成偏见 

现代社会中“8+9”成为网络用语,经常被使用在PTT、社群媒体及新闻标题中,用来形容低学历或年轻失学的社会乱源。由于取自八家将的谐音,导致社会大众对八家将的印象逐渐由传统艺术,变质为犯罪团体,更使八家将文化连带遭到误解,时常与负面标签划上等号。

家将为神明的其一代名词,依照成员数的不同区分为八家将、什家将等。而八家将为台湾民间信仰的阵头之一,在传统神诞祭典活动和遶境仪式中,由人扮演阴间警察,负责在出巡时为主神护驾,帮忙安宅镇煞、解运祈安。他们犹如不定点演出的行动剧场,在表演期间者画上脸谱、穿着特殊服饰、挥舞法器,充分展现步伐与舞蹈动作,透过狰狞和威武的形象降妖除魔,因此家将在民间信仰及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文化延续至今,大众却因参与将团的人们(下称跳将)而对此文化抱持负面想法。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德指出,由于许多家将团体(下称将团)的自律性不够,当跳将在宫庙前抽烟、喝酒、吃槟榔,便会带来负面观感。他更提到,在遶境队伍中,八家将通常与乩童安排在一起,让许多人会将乩童与八家将搞混,因此当神明降驾在乩童身上做法,使用五宝刀劈砍自己的头顶或背部时,鲜血淋漓的画面更在大众心中树立八家将的可怕形象。

吉兴堂提供吉兴堂家将团出团前合影。

吉兴堂将团团员欧孟尧进一步说明,大众多透过新闻报导认识八家将,但目前鲜少媒体深入了解八家将历史与文化,导致外人对八家将的印象停留在充满斗殴、纷争的时代。例如媒体以“这款八家将!吸毒、打架样样来神明也唾弃”作新闻标题,经常将闹事源头归咎于将团。上述原因使大众易将跳将与地痞流氓、围事飙车等行为进行联想,八家将等同于社会乱源的刻板印象也从此难以抹灭。

既定印象难获认同 宫庙少年:跳过才会知道

尽管社会对八家将贴满负面标签,却仍有人乐于参与将团活动,尤其国、高中求学阶段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因此青少年跳将占多数。许多人对青少年参与将团的印象,不外乎是喜欢逞凶斗狠,以及将宫庙当作逃避课业的避难所,且在以升学为导向的社会中,不擅唸书的青少年难以受到大众的肯定。

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得不到认同感,但在宫庙里却能与目标相同的同侪一起努力,进而找到归属感,并透过表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林茂贤说明,唯有扮演家将的那一刻,平时不受重视的青少年才会找到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这也是他们愿意凌晨起床、净身、画脸谱、着装整队,在大太阳底下行走表演的重要原因。

家将在阵头中龇牙咧嘴、面露凶光,画上带有神秘色彩的脸谱让人畏惧三分。吉兴堂八家将团团员陈志宏坦言,“大众对八家将有许多误解,要跳过才会知道,将团不同于社会认为的既定印象”对部分将团成员来说,跳八家将是从小的兴趣和梦想,对于外界给予的负面评价,将团认为,旁人无法实际了解八家将的文化与生态,道出八家将并非如媒体所呈现的负面形象。

出团过程繁复 各种戒律只为维持角色

八家将团内细分成多个角色,每位跳将都要单独练习所属角色的舞步节奏、模拟姿态等,再与团员们一同练习团队阵法,不仅出团前需付出观众看不见的努力及时间;表演时更是得面对无法预测的意外。过程虽煎熬,但跳将们都为了不同目标而乐此不疲,也充分展现对于八家将文化的热忱。

于吉兴堂担任八家将将团的跳将们皆属义务服务而非全职,除需自己花时间揣摩角色姿态,团员们还要需利用空闲时间一同练习舞步、阵法等,约练习半年后才可出团表演。且每次行前都得吃素净身,实际出团前还需提早准备开脸及佩带法器、穿戴衣着等,从准备到完成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吉兴堂提供八家将在表演时不得开口说话。

不仅事前的准备相当繁复,出团过程更总是充满艰辛。吉兴堂八家将团团员孙裕澍表示,八家将开脸后即代表其扮演神明的角色,顶着神明的脸,不仅要守护这张脸面,更有义务防止脸师辛苦画的脸谱融化;也说明在开脸后,进食、补眠都相当困难,甚至流汗、下雨也都有造成脸谱融化的风险。

脸谱为扮演八家将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不过由于行程紧凑及补妆颜料无法覆蓋原先脸谱颜色,因此在正式出团后就不再补妆。若真的遇到脸谱消失的情况,也得利用手上的兵器与扇子遮掩,以维持角色的威严。孙裕澍指出,跳将们在开脸后的一举一动皆需特别注意,否则将破坏“扮神”的神秘感及仪式感。这也是家将须遵守开脸后不能开口说话、出团前后执行斋戒等戒律的原因。

除了观众无法参与的行前准备,真正出团时也会遇到许多临时状况,孙裕澍说道,如民众误入阵行、鞭炮声响过大听不见指令等,因观众及现场情况皆无法于练习时排演,所以遇到问题时得赶紧配合彼此默契应变。然而,疫情期间出团表演次数锐减,欧孟尧表示,一年的出团次数一只手数得出来,导致家将团曝光机会减少。面对冲击,团员们依旧在固定时间至练习地点相聚,期盼能在疫情空窗期持续增进技巧,在重返阵头时再次大展英姿。

撇除社会偏见 追逐家将理想

为纪录阵头表演的传艺之美,许多专业摄影师会在阵头表演时于一旁捕捉画面。孙裕澍分享,从小就喜欢和家人观赏阵头表演,因此在中学便加入八家将团。在一次出团演出时他偶然成为影中人,也从中获得成就感。为了再次成为镜头焦点,他更加努力练习表情、动作,让自己在扮演家将时更为自然且生动,能够被纪录下表演中最出色的一刻,也成了使他持续跳八家将的力量之一。

许多民众因媒体长期渲染下直觉地认为,跳将是因经常参与庙会、阵头等,才会投身于此,但其实也有单纯对家将传统感兴趣的人,为亲身体验文化而接触此领域。对此,毕业于台大硕士并投入跳将一年半的欧孟尧腼腆的说,“虽然大众普遍将八家将与负面形象连结,但对外人而言,我就是个反例。”

吉兴堂提供八家将生动的神情吸引摄影师捕捉画面。

提及成为八家将的原因,欧孟尧坦言,从小就对此文化有兴趣,加上当时吉兴堂正在招人,身为文化工作者的弟弟便为他介绍,于是抱着体验的心态投入将团。由于顶着高学历的称号,身旁亲友都对他加入家将团的选择感到讶异与神奇,也听到不少议论的声音,纷纷质疑他为何愿意加入和生活环境差异大的八家将。

面对亲友们的反应,欧孟尧予以理解,表示担任八家将后,反而有许多当初不理解的朋友们,从他的社群网站文章中,看见八家将团准备表演的过程和努力、决心,因此愿意再深入了解八家将的文化及历史,也对此改观,成为他坚持跳八家将的一大动力。

社会大众观看家将表演时,不曾细想他们背后繁复的准备工作,以及表演会面临的突发状况,不仅会因原先既定的负面印象而断章取义,更抹煞他们的努力。即使被他人不友善的目光看待,跳将们仍致力于传统结合创新元素舞出一片天,盼翻转有色眼光,让大众了解真正的家将。

致力翻转印象 将团盼获大众理解

“传统家将以宗教性质为主,现今则以表演性质居多”林明德说明,旧有的基本元素,如脸谱、舞步仍然存在,但由于过去庙宇发展不加,且跳将品质良莠不齐,现今家将对公庙的仰赖程度越来越低,随着将团逐渐专业艺术化后,已与过往不同。

即便迈向艺术化,八家将仍无法撕除长久以来的负面标签,如何消弭刻板印象,成为跳将们的首要任务。对此,林茂贤说明,跳将应对自身有所要求,除了注意言论、行为举止,表演过程中舞步也要精准到位,以展现敬业精神。在形成八家将的元素中,还包含不同艺术层面的深厚底蕴,却鲜少被社会瞩目。林茂贤表示,家将演出包含彩绘脸谱、服装配套等,并非只涵盖单一艺术,因此民众在观赏家将表演时,不该事先默认负面立场,应以表演艺术的角度欣赏。

吉兴堂提供八家将有义务守护代表神明的脸谱。

为了顺应世代潮流以及适应社会型态转变,将团也为此做出改变,如在表演中加入LED灯光、特效等。林茂贤认为,将团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新元素,是吸引大众目光必然的趋势。虽创新不可少,但如何在保有传统的同时,又符合社会大众的眼光,他强调,传统的核心价值、脸谱以及舞步不应被改变,必须保有宗教的神圣性。

除了藉艺术元素吸引大众目光外,家将本身也致力改变身上标签。孙裕澍谈及,从观众的身分,一直到成为跳将并且充满责任感,对家将角色有了不同的感悟。欧孟尧坦言,将团曾是他不敢尝试的领域,对他而言,成为跳将代表自己跨出舒适圈的勇气,也在过程中转变许多人对自己以及八家将的看法,以自身实例慢慢翻转外界对八家将的负面印象。

除影响身边的人,欧孟尧也期盼透过每一次的出阵,让观众以艺术的角度欣赏,而非以偏概全的贴上负面标签,或把八家将和8+9划上等号。不过,大众从排斥到接受,甚至转为欣赏,明显需花费时间。对此,他也以曾为流氓标签的刺青为例,过去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刺青文化,到近期却翻转为艺术创作,欧孟尧认为刺青与八家将有相似之处,借此希望八家将有朝一日也能洗去污名,盼跳将成为艺术的传承者,使更多人看见台湾的特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