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专题】产创条例惹争议 校园民主遭忽视

【记者/刘宇珊、杨曼伶 首图张廖万坚国会办公室提供】

为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国家重点领域产学合作及人才培育创新条例》(下称产创条例)于2021年5月14日三读通过,将于国立大学内设立研究学院。不过产创条例推动过急,且条例内放宽《大学法》与《学位授与法》等高教法规恐伤及校园民主,引发民团及学生团体不满。

增强人才培育 发展产学合作

推动产创条例的教育文化委员张廖万坚表示,因疫情下台湾高科技产业产能不断增加,却缺少人才,才决定效仿国外推行产创条例。希望能在后疫情时代,从教育提前布局训练,让学生毕业后马上衔接产业,以补足重点产业领域人才缺口,同时让学院与产业间相互交流、分享技术,以达到产学界共同带动先进技术持续发展之成效。

目前多校都有推动产学合作,对此,义守大学产学智财营运中心徐祥祯主任说明,进行产学合作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为校方主动与企业媒合,如邻近钢铁、石化之产业有大量专业人才需求的义守大学,经公开招募程序后,有合作意愿之学生便可至该企业实习;另一种为校方聘用专业经理人,将学校老师的研究资讯曝光于校方人才数据库,再由企业向研究教师之系所媒合,申请立案后便可执行产学合作企划。

义守大学产学合作发展示意图义守大学产学合作发展示意图。(徐祥祯提供)

而产创条例启航后,许多问题也随之揭露。辅仁大学第32届学生会长黄亭伟指出“粗暴立法将对大学自治造成严重威胁。”经济民主连合集结各民团与学生团体,发表列有十四点主张和条例十大缺失的产学创新不应急就章。其中提及“校务会议空白授权,校园民主荡然无存”,点出产创条例在推行过程中,并无顾及校方及学生等所有利害关系人意见,只经教育部等公家机关制定后即立法通过,便形成了空白授权的情况,此举恐严重危及师生的受教权。

“若这次开了一个后门,之后难保不会有更多后门。”黄亭伟认为,随着一个条例的放宽,许多制度也都将随之放行,他解释因产创条例属沙盒实验,在推行时将放宽《大学法》学生人数应与大学资源相符之条件、《学位授予法》中博士学位候选条件等许多现有规定,无法保障校方草案完整通过校内审立机制,进而难以维持权益平衡。且少了校务会议监督将连带牵涉到校方运作,他指出,未经综合审议便通过的制度如何能确定是否符合校方最大的利益是个问题,此外,同时也破坏了校园民主的自治权利。

对于产创条例的种种疑虑,全国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则表示,产创条例立法过程操之过急,程序中来不及让公众发表意见便通过,若持续以粗糙方式立法,将严重危害大学自治的权利。他认为,校园民主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权力掌控受教权,如产创条例内的师资聘任全权由各校产学合作机关内部决议,在未经校园自治监督下,师资的保证及学习资源的分配必会损及学生权益。

参与监督会比例低 学生需求难表达

在产创条例通过尚未通过前,便已获得社会热烈讨论。张廖万坚说明,此条例松绑多条高教法规,故收到许多对此有疑虑的声音。而经济民主连合也召开了“产学条例不应急就章,百年大计将毁于一旦”记者会​并质疑条例中,大学教职员生代表无法在学院的课程、资源分配等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有损大学校园民主。

此条例缺失中,“校园民主”为许多团体所担心的议题。黄亭伟指出,在此条例下因其草案不须透过校务会议审议,因此对学生保障不足,他举例,产创条例中并未提及若研究学院出现校产问题,原产学大楼的使用权该由企业、学校还是政府管理,将使师生教学使用空间受损。

根据产创条例,监督会委员的组成中规定须有15位委员,尤荣辉表示,监督会中,研究生及学生会仅各有一位代表,占不到全体委员1/5,比例偏低。黄亭伟同样认为,校园应是以师生为主,学生的意见同样重要,希望各方能讨论和调整各席次,并将学生代表的比例提高至1/3,并诉求校方让学生参与研究学院设立的讨论,以便更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仅是监督会学生比例过少的问题,草率立法也被质疑是否损及学生学习民主及受教的权利。黄亭伟强调,若校园失去民主,权力将掌握在不熟悉各领域的需求的少数人手中,将导致许多学生的受教权受到损害。而校园民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尤荣辉直言,校园民主能使学校不偏离教育的本质,使学生受教品质维持一定的水准。

产创条例受监督 多方关注未来发展

除此之外,黄亭伟认为现今台湾社会推崇民主,而校园民主则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体验民主的重要环节,透过在校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的敏感性,所以如何确实实践校园民主便成为台湾社会民主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尤荣辉认为,尤其现今大学生多长期对校园事务冷漠,学生公民意识待加强,并举例曾有学校自治会选不出会长,在条例有可能损害校园民主下,将会使学生自身权益更加被忽略。

产创条例的通过,让各界期待它为社会及学生带来的效益,同时也担忧诸多问题。黄亭伟表示,为确保学生在此条例下仍保有校园民主,会在一至两年透过联系学生会、经济民主连合和翻看各校校务会议纪录等方式,了解各校运行的状况,他也期望教育部能积极访视及监督学校的参与情形,保障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