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園】從空中認識台灣 齊柏林談《看見台灣》拍攝點滴

【記者/李詩敏、黃婉婷 攝影/悅新】

「我從空中開始認識我們的土地和家園」《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17日受邀至世新大學演講,熱愛空拍的齊柏林,此次特別與學生分享電影拍攝點滴及心路歷程,同時也鼓勵大眾用電影票支持紀綠片,讓更多導演有動力拍電影。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分享電影拍攝點滴。

2013年上映的《看見台灣》,電影運用影像及旁白,以俯瞰的角度帶領著觀眾,一步步了解台灣土地的美,以及因人為開發,從改變、破壞到傷害的演變,一起看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本片也獲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肯定。齊柏林認為,除了要紀錄美麗的風景,更重要得是,盼透過影像讓台灣民眾知道目前環境面臨的危機與破壞,期許能喚醒反思與改進。

齊柏林盼藉《看見台灣》,讓大眾正視環境議題。

「當我在直升機裡工作時,我就把空中攝影當作一輩子的事情」談起拍攝理念,齊柏林表示,從小就對台灣之美堅信不移,當他有機會飛向天際,更想把台灣介紹給全世界認識。一開始只想以影像說故事,為土地做紀錄,但飛上台灣的天空,發現整個城市的「人工因素」多得像一座工地,遍尋不著美麗,因此他將心願放大,而為生動、平穩地連續紀錄,也從平面影像改成紀錄片拍攝。

齊柏林說,紀錄片拍攝時直升機租金高,因而要求自己必須分秒必爭地按快門,但拍攝工作危險性高,工作時也深受天氣干擾,而為顧慮安全性及讓影像穩定,也特別引進空拍機,齊柏林透露,不僅向銀行抵押房屋借款,更向人借過錢,才勉強能支付部分費用,光是開銷與租借直升機就使他花盡存款,但對土地的信念與執著,促使他努力完成心中的目標,才得以有今日的《看見台灣》。

齊柏林分享,拍攝《看見台灣》時曾因飛上天際,看見台灣的土地而感動落淚。

「在空拍經驗中,我留下了兩次眼淚」提及《看見台灣》拍攝時的感動,齊柏林分享,曾深入莫拉克颱風災區,看見土地因遭受極端氣候摧殘而變得滿目瘡痍,也成為他空拍經驗以來第一次落淚,他也透露,第二次流淚是當布農族孩子登上玉山峰頂,在未通知的情況下舉起國旗,當下使他心中充滿感動且熱淚盈眶。

講座吸引眾多學生參與,齊柏林也勉勵現場聽眾勇於追夢。

此次講座,齊柏林也特別介紹「玉里米田的大腳印」,提醒同學「不管做任何事,最後還是要踩在自己的土地上」。齊柏林表示紀錄片拍攝共花費九千萬元,一半是企業贊助,他認為應該要回饋社會,因此在舉辦戶外首映時,力邀參與拍攝的玉里米農民一同共襄盛舉接受掌聲。

「飛行是一個很有想像空間的事,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齊柏林用自己的經驗分享,每種工作皆具有淺在危險,應確保安全,以虔誠的態度面對。「在夢想的旅途上,必須對目標有著沉著的心,更不能心急」齊柏林也勉勵學生,世界寬廣,不該害怕而應勇敢去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