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跨世代論壇2》坦言台灣選制對青年不友善 朝野民代座談尋解方

【記者/鍾秉哲 照片/《NOWnews今日新聞》提供】

年底九合一大選及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逼近,《NOWnews》18日舉辦「跨世代論壇」,其中第二場「民代組成方式對青年友善嗎?」座談,邀集世新大學法律系學生、高雄學生民主聯盟發起人葉柏廷、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民進黨立委范雲等人會談。國民黨北市議員徐弘庭指出,若地方選舉採偏好投票制,將更能保障青年進入政壇。

《NOWnews》18日跨世代論壇共計逾150名國高中、大專院校生參與。在第二場「民代組成方式對青年友善嗎?」座談前,《NOWnews》利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逾百名出席者中,有4成受訪者認為年輕人參選最需要克服的問題是資金,而有5成2受訪者認為最適合從政的年齡為31至40歲,更有7成受訪者認為地方議會中增設「不分區議員」將能增加青年參政機會。

學者:不分區議員非青年參政解方

葉柏廷指出,如以聯合國對青年定義為18至24歲當作標準,台灣各政黨都未做到友善青年,目前最年輕立委為2020年當選時28歲的民進黨立委賴品妤,顯見台灣仍非重視青年的國家。他提到,若地方議會增設不分區議員,即可藉由政黨票,讓青年更有機會當選,因為選民對政黨的認知會高於青年候選人,因此,若能落實不分區議員制,將對青年成為民代更友善、有利。

葉柏廷葉柏廷指出,不分區議員制將對青年成為民代更友善、有利。

然而,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目前第10屆立委僅7人低於40歲,其中僅3人為不分區立委,所以他對採不分區議員用比例代表制或聯立制,來解決青年參政也相對悲觀,且若全數由政黨提名,青年參政的機會反而可能減少,因為關鍵仍在政黨願不願意提名年輕人。他指出,不分區議員制也有負面影響,此選制將忽略無黨籍候選人,相對而言現行複數選區較能保留多元性。

徐弘庭認為,讓年輕人進入政壇的權力,不應賦予給政黨,所以他不支持不分區議員制;他提到,澳洲的偏好投票制是最能代表民主的選制,偏好投票制又稱為排序複選制,選民依個人喜好對所有候選人進行排序,而這樣最能保護多樣性,也能提升青年踏入政壇的可能性,「很多年輕候選人他未必是很多人的『first choice』,但他絕對是大家的『second best』。」

藍提「公費選舉」 綠委:應思考募款是否為必備能力

對於有4成受訪者認為年輕人參選最需要克服的問題是資金,徐弘庭直言,「這個確實是我們國家需要修正的地方」,台灣的選舉制度已變成資本遊戲,有錢者就有知名度,進而在選舉中有極大的優勢,所以「公費選舉」很重要,因為當被選舉者都用相同的金額、規則競爭時,能力較其他候選人出眾者,自然就可以打贏選戰。

范雲范雲認為,人民應思考募款成為重要能力是否有問題。

「如果募款這件事這麼重要,我們要考慮它是不是一個優秀政治人物必備的能力。」范雲指出,行政首長、立委等公職並不需要為人民募款,若人民是「頭家」的話,就要思考募款這項要求成為重要能力是否有問題;但他也提醒,公費選舉有盲點,因為民眾很容易不支持,會質疑候選人出來參選「國家還要給你錢,這很難說服大家」,因此公費選舉應改稱作「選舉公共化」。

范雲提到,金錢的確在選舉扮演重要角色,當選立委甚至需要募到幾千萬或上億元,但他以歐洲選舉為例,部分歐洲國家選舉是利用公共資源,讓候選人更公平的打出知名度,甚至禁止購買電視廣告。不過,范雲也說,雖然台灣民主在青年參政還不夠好,但作為新興民主國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目前台灣青年參政已有部分空間和機會,期盼未來能組織年輕族群深化民主。

修憲複決恐遭邊緣化 青年籲參選人設同意票目標

至於將在11月26日與九合一選舉同時進行的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沈有忠強調,面對965萬張同意票高門檻,他對結果並不樂觀,尤其修憲與九合一選舉合併,在媒體版面上很可能會被邊緣化,因此,他呼籲朝野政治人物都應持續為年輕族群努力,出面為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發聲,「年底的這個投票大家真的不要太過於樂觀,大家也不要覺得說這事不關己。」

沈有忠沈有忠說,他對年底18歲公民權複決結果不樂觀。

葉柏廷也喊話,年底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除了年輕族群應該要努力外,各政黨也要出面發聲,而地方參選人若認同修憲案,更應承諾讓同意票在選區內達一定比例,使外界能夠具體檢視參選人為口頭聲援還是實際動員,各界未來也必須持續監督,「大家共同努力,讓台灣慢慢成為一個把青年當成一個正常的人來看待的一個島嶼,希望未來可以一起前進,作伙打拚。」

※延伸閱讀:

【N issue】跨世代論壇1》各路民代與會授從政心法 白喬茵為韓市府舌戰黃捷

【N issue】跨世代論壇3》喊話各黨力推18歲公民權 陳時中:怕政治人物只是講講